在核動力反應爐被重新實用化後,12月29日,MS用小型核動力反應爐開發完成,並在12月31日進行了MS搭載試驗,71年1月5日,OS調整最終完成,在實戰試驗中直接將射擊軸線上的2艘德雷克擊穿爆炸。
2座聯裝核裂變反應爐使得Phoenix有了8倍於Ginn的輸出功率,而半永久性能源也解決了持續作戰能力不足的缺陷,開始研究將試驗型對艦光束炮量產化,並在G強奪作戰之後,據此開發254mm高能收束光束炮,並以Phoenix搭載動力爐為藍本進行ZGMF-XA係列MS的開發,這就是後來的Knight計劃。
作為“技術試作型”MS,本機並不以實際戰場的戰鬥能力為目標,但隨著設計者兼測試駕駛員走上前線,這一問題凸現出來,最初的變動是加裝PS裝甲以增強防護,但對MS戰鬥能力薄弱的問題依然沒有解決。
由於虹·阿瑪菲本人直接參戰的機會不多,本機改造直到71年7月底的時候才得以完成,在全麵強化引擎係統之後,主要是增加了2座固定於前臂的大型多用途攻擊盾係統,此外,12座獨立偵察飛行器“槍刺”在參考龍騎兵係統的基礎上強化了偵查和飛行能力。
全麵改造後的本機對艦/對MS戰鬥能力不算很突出,但結合優越的閃避和加速性能,本機的戰鬥力實際上被有意誇大,號稱排在Freedom、Justice、Testament、Providence之後,位列獨立戰爭時期ZAFT頂位MS第五位。
=
機體類型:技術試作型高速突擊核動力對艦戰用MS
生產量:生產數1台,參戰1台
造價:39500萬
全高:17.90m
全重:96.70t
參戰日期:71年1月26日
=
發動機出力:16822kw
持續作戰時間:∞
引擎推重比:2.75g
引擎:電推進噴射引擎×4
引擎推力:266t
引擎滿推力電耗:2900kw
=
武裝係統:
特殊裝備1,PS裝甲。
說明:
非原始裝備,於71年2月追加。
主裝甲強度:280mm
全重:15.05t
維持電耗:500kw
=
特殊裝備2,量子通訊收發裝置×2
說明:
非原始準備,與71年7月28日追加。
用於和“槍刺”進行聯絡,作為頭部監視器的補充和備用。
=
常規裝備
1、Bayonet,“槍刺”獨立偵查飛行器×12
說明:
輔助戰裝備。
裝備於70年10月。
本身作為頭部監視器的有效補充,因此即使本體頭部被擊毀也不會影響作戰,借助這些自主飛行器,本機能夠對半徑30km的戰場進行完全監視,但具體能夠接受多少有效信息則取決於駕駛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