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曆代有關重陽節的詩詞(1 / 1)

每逢重陽佳節,我們祖先都要吟詩作詞,抒發感情,給我們後代子孫留下了不少佳作,成為重陽文化的朵朵奇葩。

於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

南朝陳 江總

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 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裏同悲鴻雁天。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應製

唐 宋之問

鳳刹侵雲半,虹旌倚日邊。

散花多寶塔,張樂布金田。

時菊芳仙醞,秋蘭動睿篇。

香街稍欲晚,清蹕扈歸天。

登高

唐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九日齊山登高

唐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隻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謝新恩

南唐 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又是過重陽,台榭登臨處,茱萸香墜。紫菊氣,飄庭戶,晚煙籠細雨。雍雍新雁咽寒聲,愁恨年年長相似。

醉花陰

宋 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踏莎行

宋 辛棄疾

夜月樓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來去。是誰秋到便淒涼?當年宋玉悲如許!

隨分杯盤,等閑歌舞,問他有甚堪悲處?思量卻也有悲時,重陽節近多風雨。

沉醉東風·重九

元 盧摯

題紅葉清流禦溝,賞黃花人醉歌樓。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渡江

明 李東陽

秋風江口聽鳴榔,遠客歸心正渺茫。

萬裏乾坤此江水,百年風日幾重陽。

煙中樹色浮瓜步,城上山形繞建康。

直過真州更東下,夜深燈影宿維揚。

九日

明 文森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野曠雲連樹,天寒雁聚沙。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酬王處士九日見懷之作

清 顧炎武是日驚秋老,相望各一涯。離懷銷濁酒,愁眼見黃花。天地存肝膽,江山閱鬢華。多蒙千裏訊,逐客已無家。

清平樂

清 納蘭性德

將愁不去,秋色行難住。

六曲屏山深院宇,日日風風雨雨。

雨晴籬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陽。

回首涼雲暮葉,黃昏無限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