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後記(1 / 1)

曆時三年,這套反映卓尼地區民族文化的叢書終於出籠了。好事多磨,做成一件事確實不容易,但隻要領導決策正確,管理部門措施得當,辦事得力,認準了去做,無非是時間長短的問題,沒有做不成的事情。

做這樣一件事,我和諸位作者的目的很單純,就是想將卓尼的民間文化這桌精美的精神大餐端上桌麵,給世人一個共同分享的機會。這樣的機會很多人都渴望,也有很多人可以創造,但到目前為止,能夠想了而又努力去做的人,少之又少。

筆者比之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的精英們,觀念、思路、筆法、效率均顯不足。苯拙的禿筆,愚鈍的思緒,克服著血液裏的倦怠,越過了一個個視野中的山峰,到達了一個個認定的目標,就這樣勉為其難地完成了這套叢書中《卓尼洮硯產業文化》的寫作。

中國的民俗文化因為其原始、純樸,貼近一切美好的心靈而日益為世界所關注和喜愛。尤其是卓尼的生態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土司文化、池硯文化等,更具有其唯一性和壟斷性,在世界民俗之林中獨樹一幟。我為自己有機會承擔這項任務而感到榮幸和感激。

這套叢書的出版,至少可以為我們傳遞兩條信息:一是卓尼以藏族民俗文化為主的人文景觀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二是藏族洮硯文化已開始為世界所關注,輻射到越來越廣闊的地域和民族。由於篇幅所限,許多有關卓尼洮硯文化深層的寶貴遺產還沒有被挖掘出來,但我相信,隻要我們走出了這一步,一定會有人跟上來,下一步的工作將會有更能勝任、更適合的人們去承擔。目前來看,我們隻能做到這一步了。

願卓尼的洮硯文化給全世界人民帶去虔誠的祈福!

祁殿臣二〇〇七年五月於冶力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