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走向世界體育強國的中國(1 / 2)

中國古代體育具有豐富多彩、源遠流長的特色,早為世人所公認。由古希臘運動會演進的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自公元前776年開始,不間斷地舉行了293屆。與此同時,遠在東方的中華民族正在形成“諸子百家”,萌發中的體育文化在地球的東方迸發著青春光華。千百年來,東西方體育文化遙相輝映,共同構架了輝煌的人類體育文明,但長期以來,因疏於宣傳與展示,東方體育文化未能得到世界範圍內的廣泛認知。

在中國古代的詞彙中並沒有“體育”這個詞。這個詞是十九世紀從日本傳入的。但是,這並不代表中國古代沒有體育,隻是沒有現代意義上的體育。現代體育是時代的產物。在中國古代,表現體育活動的內容,在文獻和文物資料中都有體現,包括從遠古人類勞動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有關體育活動。當這些體育活動從遠古人類的生產勞動中獨立出來,並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存在的時候,即被賦予了遊戲的、競技的、健身的和教育的功效與功能。

中國古代體育可歸結為五個方麵:第一部分是從生產實踐活動和軍事戰鬥技能中轉化出來的一係列活動項目。包括射箭、“田徑”運動形式,以及水上與冰雪運動項目。第二部分,具有技擊和保健特色的武藝、武術與養生活動;第三個方麵,娛樂特色的球類運動——蹴鞠、馬球和捶丸;第四個方麵,在春秋時期已經相當普及的、具有益智特點的棋類遊戲;最後一個方麵,是具有地域和民俗時令特點的民俗、民間體育,包括龍舟競渡、蕩秋千等。

當世界絕大部分地區仍處於混沌朦朧狀態的時候,以中華民族為代表的中國東方體育文化已經從公元前五千年左右開始逐步向文明社會過渡,並在發展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個性。而此時,以歐洲及地中海為代表的西方古代體育,這時候才剛剛起步,經過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5世紀的發展,西方的體育才逐步形成。所以說在早期,還是東方體育占了主要的地位,它對世界體育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作為東方典型代表的中國古代體育,在中華民族漫長的曆史上,有的項目雖然在風行一時以後消失了,但是有的隨著生命力的增強還是流傳下來了。

射禮,是周代適應禮儀教育而產生的一項體育活動。在舉行重大祭祀、慶典等集會活動前,參加集會的王公大臣須進行射箭活動,射中者方可參加集會,未中者不得參加。若多次在這樣的集會活動中射不中箭靶,甚至會受到削地降爵的處分。

“禦”也是儒家“六藝”之一。關於駕車的起始時間還無法確定,但據有關考古資料,至遲在殷商時期,就已出現了獨車舟馬車。西周時期,禦術被列為“六藝”的主要內容之一,當時,還總結、概括出了駕車的五種基本技術。

圍棋在漢代已廣泛流行。陝西鹹陽西漢墓出土鐵足石棋局,縱橫各15道;河北望都1號東漢墓出土石棋局,縱橫各17道。棋局至隋代已發展至19道,河南安陽張盛墓出土19道瓷棋局,與現代通用者已基本相同。圍棋約在隋唐時傳入日本,19世紀時傳入歐洲。

鞠亦稱蹋鞠,“以皮為之,實以毛”,玩法略同於近現代的足球。戰國時已流行,秦統一全國後一度低落,漢代蹴鞠又逐漸興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