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敘事詩,阮章競著。寫於1949年。存人民文學出版社1977年本。長詩以太行山區為背景,以荷荷、苓苓、紫金英三個婦女為主線,采用民歌的形式寫成。

全詩分三部分:第一部“往日”,寫解放前,著重揭露包辦婚姻。描寫了她們三人的不幸遭遇和悲苦命運。第二部“解放”,分三條線來寫,寫荷荷從鬥爭中獲得了幸福、成長為衝決羅網的帶頭人,苓苓則著重寫一場風波和一個“夜訓練班”,批判了輕視婦女的大男子主義;紫金英則著重揭示了她深邃複雜的內心世界,生動地寫出了一個在舊社會受盡磨難、在新社會仍缺乏勇氣掙脫傳統桎梏的婦女逐漸覺醒的過程。第三部“長青樹”,著重寫苓苓積極參加勞動,教育了她丈夫二老怪,促使他徹底轉變。它是一部婦女解放的頌歌,真實地反映了太行山區婦女在封建傳統習俗的野蠻壓迫下遭受的苦難,同時也熱情地歌頌了她們在共產黨領導下獲得的解放和新生。這首長詩不但成功地描繪了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而且在表現形式上也有許多新穎獨創的特點。它把流傳在漳河兩岸的許多民間小曲如《割青菜》《四大恨》《開花》《漳河小曲》《牧羊小曲》等,加工改造,雜采成章,既和諧統一,又活潑富於變化。長詩的語言也富有個性化、大眾化的特點,詞彙豐富,表達流暢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