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閱讀《雪的厚度》。
本書主講謀略,關於情感問題和文筆塑造……喜歡的可以看看。
期待您的收藏和評論。
此致。)
……
……
吳國海南港口向南三十裏有餘,是一座風景秀麗的小島。
時值盛夏,微燥的風吹皺波瀾的海麵,掀起一陣陣海浪,浪花拍打著港口的木樁,拍打著停泊在港口的貨船,然後退卻。
港口上是許多勞役,他們搬運著貨箱,顧不及擦拭臉上的汗水,將貨物運向那些巨大的船。
若是要裝滿那些貨船,必須得巨大的勞動力,於是人便多了起來,似乎要擠爆這個吳國最大的港口。
其中的兩名勞役合力搬著一個貨箱,來到登記處。
為了不久後的那件大事,吳國還抽調了都城北城的官兵和城外的農民前去服役。
刺眼的陽光似乎要紮破地麵,熾熱的溫度將勞役們體內的水分強行蒸發。
那兩名勞役未曾放下手中的貨箱,混濁的眼睛裏充滿了呆滯,仿佛機械器物一般,毫無生機。
搬著箱子等待了一刻鍾,兩人終於放下了手中的貨箱,登記自己的信息。登記完畢,兩人抬起箱子,冷漠的臉抽搐著,顯得極為痛苦。
繼續前行至一輛馬車旁,馬車前四匹陳國特產的良馬,原本如血般的鮮豔的皮膚現在滿是灰塵,它們低著頭等待著,不知是等待堅硬的地麵生長出鮮美的青草,還是等待著強壯如斯的它們合力才能拉動的馬車被裝滿。
勞役將咬牙將貨箱扔到車上,頓時灰塵四起,灰塵飄落到他們汙髒的臉上,顯得更加汙髒。
灰塵飄落到他們光著的肩膀上,卻被汗水衝刷,變成一道道痕。
兩人送完貨箱,便原路返回,繼續執行仿佛永遠都不會停止的任務,或許是繼續去承受那無邊的苦海。
又有幾個貨箱被扔到車上,馬車已滿,車夫催馬,馬蹄在路麵留下許多極為清晰的印記。
馬走,風至,漫天的塵土像是將要凝聚成沙塵暴,吞噬這個如地獄般的世界。
三十裏內的灰塵與喧囂未能影響到三十裏外的世界。
小島上樹木眾多,自成森林,種類更是奇特,當世即將消亡的苷樹卻在島上生長的極好。
島上生活著一老一少。
森林的盡頭是一片菜園,菜園裏有長成的萵筍,也有紅如鮮血形狀如小燈籠一般的番茄。
過了番茄園,一塊約半畝的耕地便出現了,耕地上有過翻新,種下種子應該不久,耕地上有著新鮮的腳印。
一個高大的老人背著水箱在澆水,水滴淅淅瀝瀝,紛紛揚揚,飄在耕地上,耕地變得愈發的濕潤。盡管沒有出汗,老人依然抬手擦著額頭,然後說道:“先秦最後一次大戰,秦國秘密派出上將軍白起暗中接管軍隊,並在城內散布謠言。而趙國國君卻因為城內廣傳的謠言將堅守不出的廉頗換成隻會紙上談兵的趙括。趙括自然會出城迎敵。可哪裏是白起的對手,原本僵持的戰局頓時變得分明起來。此消彼長,趙括被射殺,白起下令將四十萬投降的趙軍全部活埋。白起威名更盛,稱為萬人屠......”
一個青年人光著上身,鑽進番茄園裏,手上拿著小鏟子,像是在除草。小鏟子在園裏翻來覆去,挑起了厚實的黑土塊,土塊仿佛雨點,飛起然後落下,就像是老人澆的水。
小鏟子在青年人手上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終於按住了一隻螞蟻。青年人鬆開了小鏟子,看著在手上劇烈掙紮,卻無濟於事的螞蟻,輕聲笑道:“比以前的那些大多了,蠻好玩兒的。”
老人邊澆水邊說道:“此後,各國再無能力與秦國抗衡。秦國的統一成為必然。”
“其實,關乎戰爭勝負的關鍵點有很多,雙方比的不僅僅是兵力的多少,戰鬥力的強弱,而是雙方全方麵的比拚。”
“而勝者,豈可如白起一般,將投降的軍隊活埋?切記,仁義之道一定要放在首位。”
“阿城,你可明白?”
青年人阿城看著螞蟻在自己露出的手臂上爬來爬去,臉上笑容更盛,哪裏在意老人所說的微言大義?
老人見無回應,緣由一想即知。他輕鬆地放下水箱,輟耕之壟上,拿起水壺送至口邊,飲畢,擦了擦白須上沾著的少許水漬,大聲喊道:“阿城,老師來了!”
阿城心中一驚,身體微微顫抖,顧不得手上的螞蟻,抄起小鏟子,笑而應曰:“老師,您不是在澆水嗎?”
老人臉上露出了微笑,有些邪意,更多的是古怪,老人說道:“你也不是在除雜草嗎?”
老人的微笑使阿城愈發不安,微黑的臉上滿是痛苦。從小到大,每次貪玩都會被理所當然,毫無疑問地發現,都會被老師的一句“老師來了”而被迫擱淺,那少有的微笑卻像是魔鬼般讓屢教不改的他毛骨悚然。
阿城十分清楚,等待他的將會是什麼,於是他沉默。
老人似乎習慣他的表現,至於每次都不會漏掉的懲罰,想著不久之後的那件大事,他心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