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榮桓元帥抗日戰爭時期,曾在一個部隊任政委。1939年,這支部隊東進到山東抱犢崮山區,師部住在大爐村,司令部設在萬春圃家裏。
萬春圃先生是當地的紅槍會會長。為了保衛家鄉,他組織了一支名為紅槍會的聯防武裝,積極打日本鬼子、除漢奸。他兒子在對日作戰中光榮犧牲了。
羅政委從地方黨組織了解到,萬春圃先生是個開明士紳,有愛國主義思想,是個團結爭取的對象。於是,有空就找萬春圃聊天,宣傳共產黨的主張,講抗日的道理,談國際和國內的形勢。萬春圃很佩服羅政委學問淵博,軍事政治、天文地理無所不知。看到八路軍紀律嚴明,對百姓秋毫無犯,有空就幫老鄉家挑水掃院子,做農活,感到和國民黨部隊完全兩樣,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的確是一支仁義之師。
一次戰鬥中,羅政委帶著機關部隊,以班排為單位分散埋伏在各個山頭上,到處設疑兵,等敵人攻到眼前才開火。日本鬼子弄不清我們有多少部隊,打到黃昏就撤退了。打仗時,萬春圃帶著紅槍會的聯防武裝,也布置在一個山頭上,這一切,他都看在眼裏。他對羅政委用兵如神,以少勝多的軍事藝術佩服得五體投地。為了感謝八路軍保衛家鄉,他殺豬宰羊慰問部隊,又在家中設宴為羅政委慶功。
喝酒的時候,萬春圃對羅政委表示,他組織紅槍會,拉部隊,為的是保衛家鄉,不受鬼子漢奸欺侮。可是國民黨軍隊眼饞這支部隊,多次想辦法要通過收編吃掉它。萬春圃看到他們不是真抗日,沒有答應。他看到八路軍真心打鬼子,保護老百姓,決心把他的部隊編入八路軍,讓羅政委指揮。
抗日戰爭中,部隊兵源補充很困難。增加幾百人,誰不高興。第二天,部隊首長開會,專門研究這個問題。會上,有人主張把紅槍會聯防隊分散補充到各個連隊;有人主張整個編入八路軍,建立一個新營;有人主張保持這支部隊,成立獨立營,隻派幹部進去,經過訓練教育再補充給主力部隊。
羅政委最後分析形勢,統一幹部的思想,他說:“國民黨頑固派、各雜牌軍都打過他們的主意,想吃掉他們。日本人也曾派說客來誘降,都被萬春圃拒絕了。現在編入八路軍,不能造成一種印象,說我們也要吃掉人家。”羅政委最後表示,我們不但不能分編人家的部隊,還要派一個主力連隊給他們,合編成一個支隊,支隊長還是萬春圃來當,我們的幹部隻任副職。
大家都佩服羅政委的主意高,按照他的辦法,成立了八路軍四縣邊聯支隊。遇到戰鬥,都是八路軍編進去的那個主力連隊打頭陣,打了幾次大勝仗,把別的連隊也帶動起來了。加上政治教育,建立黨的組織,部隊一天天壯大起來,後來成為魯南部隊的主力之一。萬春圃在羅政委的真誠感召下,政治上進步很快,後來當了魯南軍區副司令員,解放後在山東省政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