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6章 苦衷,怎能明白(1 / 2)

劉俊這段時間很少回寢室,因為和夏雷混在一起,每天都往機電學院那邊跑,機電學院的男生本來就比較多,而且夏雷又是跟著大偉哥混的,因此劉俊現在認識了很多的男生,由於跟著夏雷混的緣故,現在他居然加入了機電學院的學生會宣傳部,成了宣傳部的成員。

劉俊為人又大方又豪氣,很多機電學院的男生都把劉俊當朋友,不到一個月,劉俊在機電學院宣傳部混的風生水起,風頭有蓋過夏雷的趨勢。

夏雷心中有點不高興,但畢竟劉俊還有可用之處,再說利用劉俊收拾袁珣,這是自己想的最好的一步棋。

因為,最好的朋友,反目成仇,相互廝殺,這樣的劇情雖然老套,可袁珣這種重情義的人,想必心靈的打擊要比肉體的打擊來的痛苦得多吧?

所以,對於劉俊的風頭,他並沒有在意。但殊不知,夏雷想的問題,劉俊本不是沒有想到,而且他這麼做還有重要的計劃,隻是這個計劃現在還不成熟,所以他不會告訴任何人。

而袁珣因為劉俊的反目,現在隻好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新聞中心和海棠文學社,新聞中心經過楊雪莉的點撥現在步入了正軌,袁珣和陳小雅的一些設想也在慢慢的實現。這些新成員經過慢慢的曆練,現在也越來越成熟,袁珣和陳小雅的工作也相對的輕鬆了許多。

反倒是海棠文學社,現在卻出現了危機,因為雜誌出版印刷發行每一步都是需要資金和人手的,而海棠文學社這段時間的波動很大,首先是社長因為學業不得不辭去了社長職務,而副社長根本沒有這樣的能力,這導致了一部分人員流失。

宣傳部,策劃部,美工部都走了不少人,隻是袁珣的文學部還在苦苦支撐,但是雜誌發行完全延期。

學生會在開全體例會的時候,在學院直接通報批評而因為延期發行雜誌的緣故,原來征訂雜誌的忠實的讀者也流失不少。

最重要的是雜誌質量完全沒有前幾期的好,讀者的眼睛是雪亮了,很多都不願意花幾塊錢來買。

這樣的局麵,讓袁珣心裏很煩躁也很無奈,而社長完全都不知道怎麼辦,對雜誌的質量也不很關心,本來他就不是一個愛好文學的人,他原來是從宣傳部一步一步的爬上來的,對雜誌的製作也不是很了解。

而這些重任完全的交給了袁徐文學部和策劃部還有美工部。策劃部門的人本來就不多,就單單五個人,而美工部更少們隻有三個人,加上袁珣現在文學部的十多個人要完成整本雜誌的初稿。

可想而知,工作壓力是巨大的。而袁珣文學部的成員很多都不會編輯排版,隻會寫文章,這些細碎的事情就全部的交給了袁珣。

袁珣又要管新聞中心的事情,又要焦慮海棠文學社雜誌的事情,每天總是十二點才能睡覺,晚上要改稿,編輯稿子,這些讓袁珣焦頭爛額。

但還是得堅持,隻有堅持才能看到曙光;而最重要的是,做這些事情能讓袁珣暫時的忘記劉俊,雖說不想去管劉俊,但是他們畢竟原來是朋友,隻是現在鬧矛盾,讓劉俊走上另外一條袁珣認為錯誤的道路。

還有幾天就是聖誕節了,袁珣又要忙著新聞中心的活動和海棠文學社的活動,因為在聖誕節這天學院要舉辦聖誕晚會,社團和新聞中心都需要出節目。

袁珣作為新聞中心主任,這些活動自然需要他全權的策劃和實施,幸好在新聞中心有陳小雅,所以袁珣就把重點放在了海棠文學社。

在新聞中心隻是有什麼會議或者是需要他做決定的事情他才會去,其他瑣事全部交給了陳小雅,陳小雅本來就是袁珣的朋友,因此也不會說什麼。

海棠文學社主打大學問話雜誌路線,所以這次聖誕節需要文學部出這個節目,袁珣想了老半天,最後想到還是出一個小品,劇本由袁珣來寫,而演員就由策劃部和美工部和宣傳部負責。

袁珣的寫的劇本叫《兄弟》,主要內容是寫兩個大學同學同時喜歡一個女生鬧得反目,最後在聖誕節這天卻因為一場意外又和好的故事。

其實這是根據自己和劉俊的原型,可能袁珣的內心之中也想和劉俊和好,不想他們在同一個寢室相互見麵卻還像陌生人一樣的相處。

聖誕節這天,在學校的大劇院,袁珣意外的看見了劉俊,看見他居然代表機電學院學生會參加一個表演節目。

按照正常來說,劉俊是工商學院的學生,幫著機電學院學生會表演節目,多少有點說不過去,不過現在劉俊和袁珣也很少說話,心中雖然有點不滿,但是卻不能像原來那樣直接告訴劉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