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鄧陽來了一次大遷徙,大量的百姓被遷移到南部,鬼子在北部的占領區,幾乎得不到任何的人力資源幫助。
這樣一來使得鬼子幾乎可以說沒有多大的國力增長。
東北地區連綿不斷的抗日襲擊,使得鬼子的資源運輸都有著危險。
所以說鬼子最後之所以會失敗,完全是因為他們沒有將華夏國的資源利用好,同時在後來南進的時候更是被米國切斷了運輸線,導致南洋的物資資源也無法被他們所使用。
僅僅依靠鬼子那鳥大一點的地方,根本不可能有多大的資源儲備,所以最後一敗塗地。
鬼子最終放棄了對獨立軍的鉗製,而且他們現在也根本沒有辦法鉗製住獨立軍,麵對獨立軍深處的高山密林,鬼子的軍隊就算是多長出兩條腿最後也根本難以越過那片屏障。
在湄公河上,密密麻麻的傳播不斷的來來回回,這些傳播有的是從越南長途到來的,有的則是從曼穀到來的,他們將大量的物資不斷的運輸到獨立軍掌控地區的心髒清萊地區,也隻有這條水路能夠讓大量的物資快速的集中起來。
而在另外一邊的偭甸,伊洛瓦底江上麵也一樣船影綽綽,無數的船舶不斷的從這裏前往密支那和東枝,這兩個地區也是獨立軍現在主要的領地之一,這裏有大量的工廠,正在飛快的進行建設。
英吉利人的印度洋艦隊此時已經不在印度支那以東的水麵上活動了,因為他們和獨立軍簽署的同盟條例之中就規定者這一條,獨立軍的軍隊不允許進攻現屬範圍內的其他英吉利領地,而獨立軍的要求就是英吉利的印度洋艦隊禁止進入孟加拉灣。
這樣的條例剛開始的時候英吉利人是反對的,但是麵對獨立軍那咄咄逼人的態勢最後英吉利人也隻能夠選擇退讓,因為在這樣的時候,他們如果不退讓,那麼鬼知道後來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
英吉利人不是蠢貨,他們知道什麼時候應該強硬,什麼時候應該退讓,現在的獨立軍在這裏的軍事實力戰局上風,那麼英吉利人就不得不重視獨立軍的要求。
世界本身就是一個強者的世界,強者擁有話語權,老薑就沒有話語權,所以在外加上往往處於被動,隻能夠別人說什麼他就做什麼,還有一個就是戰略性的短視。
其實這也怪不得老薑,畢竟華夏國還沒有戰略參謀體係,加上長期以來的落後使得華夏國對於外部世界了解的實在是太少。
就像現在,老薑還認為一個英吉利或者法蘭西能夠狂揍日本一樣,如果兩國家真的其中一個拿過來和鬼子幹一仗,那麼也不一定能夠比華夏國好多少。
不管是一個人還是一個國家,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夠過於低估自己,鬼子屬於夜郎自大的,而華夏國就屬於那種過於低估自己的,同時在戰略上也有著巨大的錯誤。
這才導致在和鬼子的戰爭之中一直處於下風。
而這樣也使得鬼子越發的張狂,有種萬人敵的感覺。
但是鄧陽雖然也沒有建立起優秀的參謀本部,可是他自己本身就知道之後的世界回事什麼樣子,所以能夠準確的把握住曆史的脈絡,不會讓自己陷入這種被人掌握著自己命運的情況之中。
“我們還有一年半的安穩時間,或許還不一定有那麼多的時間,我們的建設也要加快,另外盡可能多的從呂宋和印度支那購買哪些土著,加快建設步伐,必須要在四一年下半年之前做好戰爭的準備,同時大量派遣情報人員,給我徹底摸清楚那邊的情況,尤其是在中亞和波斯灣,一定給我做好完全的準備,到時候我們的軍隊過去,必須保證可以快速的掌控地區。”鄧陽看著桌子上巨大的戰略地圖,這幅地圖上不單單包括華夏國日本,還包括中亞南亞和波斯灣以及北非,上麵密密麻麻的箭頭標注著未來獨立軍的進攻方向,同時也是未來獨立軍的各種戰術運用。
著所有的一切都是獨立軍對未來的計劃,而這種計劃幾乎包含了所有的變化,不管是日本是不是提前進入南洋,還是歐戰提前爆發,獨立軍都會立即投入到這場戰爭中來,他們現在在準備的是一種武器,這種武器的裝備能夠讓獨立軍的整體實力躍升一個檔次,除了在重武器上不能夠和德意誌這等國家相比之外,在陸軍對戰之中絕對是無往不勝,而等獨立軍裝備了大量的新式武器,那麼曆史就會被改寫,變成一個誰也阻擋不了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