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亞洲的地方勢力之中,大多數都是親英的,就好比在中東地區,大部分的部族都是親英的,因此米國人幾乎沒有任何的方法,因為在金錢和槍炮的麵前更多人選擇的是槍炮,沒有錢還可以活著,但是拒絕了英吉利人的槍炮他們等待的就是死亡。
所以說現在獨立軍的存在給了米國人一個非常好的機會,隻要他們能夠抓住這樣的機會那麼之後他們就能夠快速發展自己的實力,隻有發展了自己的實力,他們才能夠真正的在亞洲得到自己的利益。
而且白人社會普遍的歧視有色人種,他們不認為這些地區的國家和勢力將來能夠脫離他們的掌控,所以說他們對於現在的支持一點點的擔憂都沒有。
鄧陽就是在利用米國人的這樣的想法,以此為契機發展自己的實力。
歧視很多的時候米國就是扮演者這種二百五的角色,稍微聰明一點的人眼中,米國就是後世那種舉著牌子上麵寫著人傻錢多的存在,就像後世祖國不斷的往外撒錢一樣,雖然非常讓人肉疼,但是卻能夠給原本掌控哪一區域的勢力帶來巨大的衝擊。
雖然到最後這些獲得獨立的勢力不一定會投入到祖國的懷抱,但是必定會給之前掌控這一區域的敵人帶來巨大的傷害。
這是一種自損八百傷敵一千的策略,也是在軍事實力不如對方的情況下使用的一種措施。
同時大國之間的戰爭耗費實在是太大了,除了日本這樣的國家,因為他是島國,戰略縱深太小,容易被殲滅之外,像真正實力型的大國都是非常難以擊敗的。
一個伊拉克就讓米國耗費了足足十萬億美元,如果對付後世華夏國這樣的國家,即便是米國厚實勝利了那麼也需要付出百萬億甚至更多的代價。
當然這樣的情況也不一定能夠將華夏國滅亡掉,因為一旦那樣做,那麼華夏國第一時間就是講周邊所有的小國全部的清除出去,因為絕對不能夠讓那些小國漁翁得利。
戰爭在這個時代是最容易也是消耗最少的時代,這個時代的戰爭消耗小,但是勝利的果實卻非常的豐厚,一旦占領,那麼就是自己的國土,對於鄧陽這種有著濃重的國土情節的人來說,簡直就是他們的天堂。
厚實的每一個大國,除了沙俄和米國其他的國家沒有任何一個不想著擴張自己的國土的,因為國內人口總數不斷的對國家政府進行逼迫,沒有國土,一個國家的發展就會受到限製。
而且最主要的是戰略縱深。
二戰開始的時候,德意誌強大的鋼鐵洪流半個月攻入了巴黎,一個月占領了波蘭,捷克這樣的國家更是分分鍾解決,但是麵對沙俄,雖然剛開始的幾周時間內德意誌的軍隊突進了數百公裏,俘虜了一兩百萬的沙俄軍隊,殲滅了數以百萬計的沙俄士兵,但是在最後還是因為廣闊的國土不得不停止自己的腳步,最後給沙俄一個喘息之機,隨後局勢才發生了逆轉。
如果沙俄的國土隻有法蘭西那麼大,那麼很顯然最後沙俄也絕對會被蕩平,畢竟在戰爭之處沙俄的軍隊百分之七十被德意誌殲滅掉了,之後和德意誌戰鬥的不過是沙俄的民兵組織。
當然真正戰勝德意誌的不是沙俄的兵們,而是沙俄那恐怖至極的寒冷冬季,就如同當年的拿破侖一樣,德意誌的軍隊在這裏也遇到了他們最強大的敵人,冬季的沙俄。
沒有去過沙俄的人完全不了解那種寒冷,華夏國的東北已經算很冷了,所謂的滴水成冰,但是在沙俄那隻是小意思,冬季平均零下四五十度的寒風會教你如何做人。
而德意誌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被寒冷的西伯利亞寒流和北極的寒風給吊打了。
所以鄧陽清楚的知道國土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就好比沒有四川雲貴東南以及黃土高原的華夏國,如果沒有這幾個區域,他們根本沒有辦法擋住那些瘋狂的小鬼子。
鄧陽想要建設的國家,也需要有著龐大的戰略縱深,而且這個時代是最容易獲得土地的,這個時候的中東地區,那些土豪們還不知道他們的腳下有著無數的黑色黃金,因此還在沙漠貧瘠的土地上放牧這他們的牛羊。
什麼阿聯酋啊科威特啊,現在僅僅是一片無人居住的沙漠地帶,鄧陽不認為現在會有人和自己拚命爭奪那些地方。
還有就是現在的中亞,在鄧陽看來哪裏有著很大的發展前途,因為那裏有著很多的地形,沙漠戈壁草原森林,從大雪山上留下來的諸多河流讓那裏擁有者無數的地形,同時古時候的喜馬拉造山運動也給哪裏帶來了眾多的礦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