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產業(1 / 3)

人家都已經攆到屋裏來請了,竹枝也不好耽擱,次日一早依舊換了粗布衣裳,帶了牡丹迎春兩個,一同往下河村而去。

吳大師本來就看她礙眼,會使絆子也是在她意料之中。昨天也就是剛開始生了會兒悶氣,一夜過去,心情倒是平複了很多,竹枝坐在車上,還有精力掀了半邊簾子看兩邊的景色。

兩個小丫頭可沒她那麼好的心情,一直在後頭嘀嘀咕咕,也不知道在說些什麼。

竹枝也懶得管她們,回想自己在這個年紀的時候,奶奶還沒有過世,妹妹也還小,她每天上學途中順帶要撿柴,放學就急著回家幫著幹活,好像在學校裏也沒有幾個好朋友。

似乎想起上輩子的事情,已經是很久以前了。

等她回過神來,已經到了下河村村長家了。

竹枝也不用人通報,自己走了進去。屋裏主事們都不在,幾個小吏正就著茶香閑聊,一見竹枝過來,紛紛起身行禮,又是讓座又是倒茶,殷勤得不得了。

吳大師參探花郎大人的折子,才送到工部就被打了回來,這事兒,整個青陽觀的建造所這邊已經傳慣了。就是原本也有些看不起竹枝的小吏,這時也知道人家是有來頭的,能不招惹就被招惹最好。至於其他的,不是周大人的人,就是有榮王在裏頭參合,更加不會為難竹枝。

隻是都這個時候了,竹枝從鎮上趕來的都到了,據說一直對工程進度十分上心的吳大師居然還沒到,就有些稀奇了。

當然竹枝並不在意這個,昨日人家才來催過自己,今天想要晾一下倒也正常。畢竟在這下河村的臨時建造所裏頭,品級最高的就是他們倆了,互相別一下苗頭,那也是當然的。

可下頭的小吏們都有些坐不住,要知道女人心眼可不是一般地小,萬一人家不高興了,把火撒到了自己頭上該怎麼辦?

眾人互相看了看,還是推了同樣主管花木的那倆小吏上前去招呼。這個,畢竟名義上來說你們是管同一樁事兒的,也有共同話題些不是?嗬嗬,死道友不死貧道啊……

好在竹枝並沒有什麼不高興的模樣,客客氣氣跟兩人見禮重新落座,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了起來。

這倆人,胖得腆著肚子的小吏叫範文通,高個的叫曲遠,自我介紹了一下,竹枝忙起身賠了個禮:“小女子失禮了,兩位大人都是業內翹楚,往後還要跟兩位多請教,兩位可一定得多多指點才是。”

範文通曲遠也趕緊起身還禮,趕緊擺手搖頭:“探花郎大人抬舉了,其實我們倆祖上就是侍弄花草的匠戶,也就是到了我們這兒,才選了個差事,算是光宗耀祖了吧!”

可惜竹枝對本朝的情況一點也不了解,隻能附和著恭維了幾句,幾人還是聊回了花草上頭。

前幾日去工地的時候,竹枝便模模糊糊有個念頭,此時跟同行一聊,倒是又想了起來,斟酌了言辭問道:“小女子也不過是農婦罷了,著花草上頭,兩位都要內行些,又是祖傳的手藝,又是跟著工部各位大人們辦差,這見識比我可大得多。您二位以往,可也曾跟過差不多的工地麼?”

範文通搖搖頭:“差不多的工地還真沒有跟過。大人有所不知,當今聖上一貫節儉,如此大規模新建的工程,就我們倆這一二十年的見識,也是頭一遭。“

竹枝皺了皺眉,又問道:“那其他類似的,您二位應該見得不少了吧?”

這個確實,身為工部營造司的人,這兩位幹得最多的就是修葺描補的活計,自然就點了點頭。

竹枝笑了笑道:“兩位也知道,我一個女子,也沒什麼見識,就是想問問,其他跟咱們青陽覌差不多的道觀廟宇一類,這入山的路,也是一樣的麼?”

倆人點了點頭,有些迷糊,不明白這路和路有什麼不同。曲遠想了想道:“似乎是差不多,隻不過這塊我們倆也不是行家,得問問老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