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聯邦第五區西格瑪星係炙鐵星
炙鐵星,顧名思義,這個全星際聯邦內適合有機生命生存離恒星距離最近的一顆星,白日平均溫度之高及輻射之強居全聯邦首位。在溫度最高的一天能達到攝氏一百多度,晝夜溫差極大,最低的時候至少有零下五十攝氏度。
正因為炙鐵星表層獨特的特殊溫度環境,整個星球自身沒有任何動植物生命體存在,自從建立了星際聯邦以來,五大區之間允許共享高智能科學技術,才有條件使移民到達並且常駐這顆星球成為可能。
林華穿著輕便的黑色防護服在黑赤色的岩石鐵礦區中遊走,他手中拿著一塊小小的片狀石塊樣的物質不時的在各處突起的岩石山丘上輕撫著,似乎在測試什麼。
此時是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時刻,也是唯一居住在這個星球的人可以從地下城中出來在星球表麵活動的時間。這個星球上沒有四季交替,日複一日的溫度天氣也都大致相同。自日夜交替的時間算起的六個小時是人類可忍受的溫度,一旦過了這六個小時,就是最先進的抗溫服都會被長時間的高溫以及輻射所融化。
突然,林華手中的小東西似乎有什麼反應,緊緊的吸附在一塊毫不起眼的巨大深色岩石上。林華頗為費力的拽下那個小東西,再往上移動依然重複先前的動作,這一次,很快啪的一聲,那塊東西再次貼上了岩石。林華拿出背後背包裏的黃色激光筆,在這塊岩石上剛才有反應的地方進行標記。一邊重複試探的動作一邊用激光筆標記打洞,整塊礦石穿透切割,全部動作幾乎一氣嗬成,手法嫻熟。
很快,一塊不太規整的方形礦物質從岩石中切割出來,切口的部分看得見深黑褐色的晶狀體。林華很滿意的看著手中大約有三公斤多重量的礦石。小心的收起激光筆和小塊的試探石塊。今天的收獲頗豐,未來的幾天都可以用來休息了。這塊礦石的純度相當不錯,晶體排列整齊,市值怎麼也要兩三千聯邦幣。
炙鐵星是第五區人口最多的一個星球,與此同時也是最貧窮又最富有的一個星球。因為這個星球地表自誕生以來常年經受高低溫度的錘煉,使得高密度鐵礦石覆蓋整個星球。含鐵礦石本身不值錢,每五百重量也不過三四個聯邦幣就可購入,但是高密度的鐵礦石就不同了,含有稀有金屬的高密度鐵礦石硬度和其他屬性比起一般的礦石都高出很多,價格按照純度不同也是一般鐵礦石的幾十甚至幾百倍左右。所以這個星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財富。
但是礦石不是那麼好采集的,不是所有的岩石都是高純鐵礦石,受熱不均導致純度高的複合礦石形成較難。每年都有大量的移民和貧民進入星球,但是滿載而歸或者能留下來常年駐守的卻不多。
林華最後再次檢查自己的背包,確定礦石安穩的放在了背包的特製光滑網帶內,便準備返回了。看看時間也差不多了,已經是晚上的十點多,再有不到一兩個小時,溫度就會慢慢下降,到了早晨的時候又會驟然升高,抗溫服最多隻能在攝氏三十九度到零下二十度的情況下起作用。今天找尋礦石稍微走遠了一點,時間也多花了一些,但是結果毫無疑問是值得的。離地下城通道近的礦區已經很少會發現高純度的礦石了,隻有那些新手才會在近處搜尋。
回去的路上沿途依然是成片的起伏岩石礦脈,有一些被人工開發過,滿地的碎石。當然更多的是自然形成完整的大型岩石山丘。
高密度鐵礦石往往隻存在於大塊岩石的某個部分,不能用機械來強行爆破,否則會破壞其完整性,隻能依靠人工開采。而外表相同的岩石也很少有誰能一擊必中就發現純度高的礦石在哪個部分,隻能用工具一點一點磨透外壁觀察裏麵的晶體凝結狀況。但林華不同,他手中的小東西給他幫了很大的忙。
林華按照之前的路標向前行進,今天是走的過遠了一些,時間也晚了,好半天都沒有看到其他人。周圍一片寂靜,隻有自己一人規律的腳步聲。他一直很擔心自己的路標會被時不時的風沙掩蓋,他是個窮人,還買不起一萬多聯邦幣的高智能記憶型指路儀器,隻仗著自己在這一片還算熟悉,堅信自己能找回去,便跑的遠了點。
約莫四十分鍾過去,林華終於看見了熟悉的星際聯邦紅藍黑三色標誌,可以鬆一口氣了,放慢腳步,不一會,熟悉的地下城通道的紅色指示燈出現在山岩礦石區的盡頭。
這是一個專門為了使地下城生活居民區和地上礦石區方便聯通的專屬通道,不同於太空艦艇或者移**輸船的著陸通道。這個專屬通道是一個直徑五米大小直通到地下的管道設施,隻在晚上六點到十二點開放,並且也隻有拿到采礦資格卡片的個人和相關人員可以使用。
通道口和一麵井蓋看起來差不多,若不是中間不停閃爍的燈光,一定不會發現這裏還有這個裝置。林華輕輕敲擊通道口的三角形按鈕,按照機器語音提示在下方的顯示屏上輸入自己身份驗證信息。
當身份核對完畢。通道口打開,露出了裏麵的升降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