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一頁紙(1 / 2)

徐青躺在浴桶中小憩了半個時辰,直到聽到了東叔的敲門聲,應了一聲,才齜著牙擦拭了藥酒,換了身衣服,從廂房中走了出來。

到了後堂,東叔和父親正坐在桌邊,等著他吃早飯。早飯十分豐盛,有薄煎餅,白糖糕,榴蓮酥,蜜餞,蓮子粥等等。

吃完早飯,徐青便背起書簍,和徐易打了個招呼,走出了酒樓。

酒樓前的街道鋪滿了大雪,懶洋洋地貫穿小鎮。七八米寬,曲曲折折,整條街都是用青石板鋪成,磨得光亮似鏡,隱約有著兩道牛車的轍痕。街道兩旁的攤位已經三三兩兩地擺了出來,幾個裹著棉衣的娃娃哼著土調在雪地上跑來跑去。

到了學堂,徐青從書簍中拿出筆墨紙硯,搓了搓手,徐青“哈”了一口氣,開始臨摹書寫聖賢的一些話語。

所謂字透品行,聽先生說,鄉試的很多考官們對於考生字體的要求十分嚴格,書得一手漂亮的字可以博得不少印象分。

聽說前幾年的一次鄉試,一位公子哥雖然才疏,不過對於古體字的研究頗深,整個卷子都用了“小金體”。

小金體是大明開國之初通用的幾種字體之一,婉約雋永,一般都是女子在正式書麵時選用的字體。

這位公子哥也是用心良苦,知道自己水平有限,鄉試實在難以高中,所以就采用了“小金體”,偽裝成了一幅女子婉約的形象,閨中苦讀,淒淒慘慘,希望閱卷考官能加點分。

誰知那考官也是心軟之人,一念之間,還真給他過了鄉試,要不是後來主考官的複查,將這位公子哥揪了出來,恐怕他現在也是功名在身。

雖然這隻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情況,先生也是當做一個笑話和他講過,不過也反映了鄉試中考官們對於字體的要求,畢竟省閱了上千份考卷,突然出現一張寫滿了漂亮字體的卷子,任誰在心中也要生出一絲喜愛。

徐青的字一向飄逸神駿,最為擅長楷書和草書,連先生對他的字都讚歎不已。不過為了進一步討好考官,徐青倒是想在鄉試中用“小篆”來答題。

“小篆”又稱“雲篆”,是數萬年前武聖中第一人雲皇,統一雲州之時,其下的文官商議後頒布的統一字體,被刪繁就簡之後,現在已經很少在官方中出現。

伏在書案上,徐青寫了幾行字,發現手還是冷得有些僵硬。

“先生是忘記給銅爐生火了麼?還真是有些清冷。”

“聽說人體內三百六十塊筋骨完全淬煉之後,氣血將十分強大,不說是抵禦寒冷,就是雪不沾身那也是容易至極。”甩了甩手,徐青心中想道。

《武經》上說,人的氣血達到巔峰,雪花一接近,便會被立刻融化,不過這一點要到達半步武相的境界才可以。

又過了半個時辰,已經接近辰時,徐青收起筆,慢慢皺起了眉頭:“先生一向守時,不知為何到現在都還沒有過來,莫怕是出了什麼事?”

猶豫了片刻,徐青站起身來,向著先生的廂房走去。

學堂一共有三間廂房,中間是一塊寬闊的空地,空地中央立著一方石桌和兩個竹凳,堆滿了積雪。中間的廂房便是徐青平日上早課的學堂,除了第一間是先生休息的房間,最後一間便是先生的藏書間,徐青也曾經去過不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