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接駕(1 / 2)

月落日升,晝夜更始,時間一晃已是三天之後。

這期間,雍城好似一潭深水,表麵波瀾不驚,偶爾會有點小漣漪,然其內暗流湧動,非尋常人能夠得知,了了明白之人也沒有明顯動作,至於暗地裏如何卻是不為人知,至少劉凱現在沒有半點頭緒。

由莽山歸來的孫成勝還來不及休息,又遵循劉凱的吩咐嚴密探查長安君的消息,前者雖然身困體乏,但是心中卻歡喜,因為作為一位下等人,他知道越是被重用越是能夠出人頭地,所以根本沒有任何怨言,打起十二分精神,隻可惜長安君好似突然間修身養性一般,整日待在府中,以至於孫成勝有些抓瞎。

對此,劉凱雖然有些擔心,但卻沒有過多在意,因為他相信嬴政必然有所安排,何況還有李斯、王翦等人在旁輔佐,要是長安君還能得償所願,那也就不是他劉凱一人可以阻擋得了。

清晨,劉凱好生收拾一番,挽起發髻,佩戴武冠,一裘合體武袍,腰懸赤炎劍,典型的武官裝束,不得不說嫪毐身體條件確實不凡,尤其現在武服加身,更添另一番陽剛之威武,至少劉凱是如此感覺。

後天即是田獵期,所以今日儲君嬴政將要駕臨雍城祭拜宗族,城中的文武百官自然要趕往城門接駕,劉凱就是其中之一。

步入街中,經過身邊的少女美婦紛紛投來別樣的目光,嬌羞的臉上閃現一抹紅暈,動人秋水幾可把劉凱淹沒,如此可見秦人作風如何大膽,隻不過當她們得知了劉凱的身份,幾乎所有人都是麵色大變,匆匆離去好似躲避瘟疫般,令人鬱悶又無奈。

到了城門,一眼望去盡是各式官服,隻要能走得動的官員全部佇立在城外,低聲交談之時仍在不時地留意遠方。

劉凱與幾位見禮之後,掃視一圈,發現長安君也在人群之中,身邊隻帶了一位下人,絲毫沒有半點王族子弟的架勢,尤其看見劉凱到來更是遙望頜首算是見禮,溫文儒雅至極,令人大生好感。

劉凱急行幾步,拜禮而道:“嫪毐見過君上!”

長安君淡淡回道:“侯爺多禮了!”

語氣之淡令劉凱不知該如何接話,索性收禮後退,駐足而望,靜待嬴政到來。

到場之人不是官職在身就是貴族中人,按照身份高低站位略有差異,越是身份尊貴越是靠近大道,越是上不得台麵的越是靠外,待到儲君駕臨,這些靠外的官員也就是高呼幾聲應應景,純屬龍套之類的角色。

長安君站在最前端,背脊如峰,雙手搭在後腰,大有群臣之首的架勢,令那些想要上前巴結的人等不免暗自嘀咕,也就沒有那個二百五敢上前去觸黴頭,而處於第二位的劉凱看起來就隨和不少,自然免不了受到很多的阿諛奉承,早已習慣了的劉凱笑臉迎人,說著些連他都不知所謂的客套話,好一陣子才算打發掉這些蒼蠅。

再後些是呂成雄和呂秀月這對兄妹,呂成雄較為沉穩,眼觀鼻,鼻觀心,一言不發,呂秀月則不住地左右環顧,絲毫沒有在意一個姑娘家是否合適出現在此地,而且看望劉凱背影之時眼神之中帶著一絲別樣東西。

接下來是四大家族之人還有大票龍套之類的各類小官員,全部加起來百十號人,頭頂毒辣朝陽迎接儲君駕臨。

正當一些體質較弱的官員暗自叫苦連天的時候,遠處隱約出現一隊人影,在場之人紛紛打起精神。

這隊士兵行速不慢,不多時已臨近,最前端是重裝步兵,身披鐵銅重鎧甲,手持戈、矛、鉞、鈹等長柄兵器,每行進一步大地似乎都會顫上一顫,其後乃是輕裝步兵,手持弓、弩等遠射武器,雖未張弓拉弩,但隨時都可以進入戰鬥狀態,其後則是一隊騎兵,個個精強勇悍,身披皮革短甲,手持弓箭,腰懸長劍,配以高頭大馬倒是威風凜凜,再中間就是嬴政的座駕,四匹高頭駿馬並駕齊驅牽動雙軲禦車,一張純黑陽傘下大秦儲君嬴政單手持韁,一手扶在車上馭手橫欄上,堅毅的臉龐高高揚起,深邃目光掃視眾人,隱約已具千古一帝的雛形神韻。

再其後則是騎兵、輕步兵、重步兵,軍隊兩翼則是數個重裝戰車,配有三米多長的矛、鉞和兩套弓箭,以及大盾和帶有發射架的強弩,儼然一座座小型的戰鬥堡壘,如此這些將嬴政包圍得水泄不通,加之各隊法度森嚴,步伐整齊,不愧為大秦狼虎之師的威名。

待到鄰近城門,前隊士兵井然有序地向兩側分開,讓出大道來,這時嬴政一抖韁繩,四匹駿馬齊聲高嘶,加速向前行進,最後處於軍隊最前端。

“臣等拜見大王!”

這時,數百人俯身在地,齊聲高喝,聲可動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