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存義為榮,背義為辱:樹立正確的價值觀(5)(1 / 3)

孟子的:“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與上一句“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的句式相同,並且在此基礎上將意義進一步引申。孟子用人們生活中熟知的具體事物打了一個比方:魚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兩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我寧願舍棄魚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愛的,義也是我所珍愛的,在兩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我寧願舍棄生命而要義。在這裏,孟子把生命比作魚,把義比作熊掌,認為義比生命更珍貴。就像熊掌比魚更珍貴一樣,這樣就很自然地引申出了“舍生取義”的主張。

孟子對舍生取義精神的頌揚,對後世產生了良好的影響。曆史上許多誌士仁人把“舍生取義”奉為行為的準則,把“富貴不能淫”奉為道德的規範,為國家和民族作出了貢獻。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過零丁洋》詩中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現代無產階級革命烈士夏明翰在《就義詩》中說:“砍頭不要緊,隻要主義真。”這都是“舍生取義”精神的表現。

延伸思辨:永葆浩然之氣

讀到孟子“舍生取義”的主張,我們就很容易想到曆史上具有浩然之氣的仁人誌士以及他們留給我們的巨大的精神財富。蘇軾及其作品便是很好的例子。盡管他所處的宋代詞壇以鶯嬌燕姹的香豔詞曲居多,大都離不開男女相思之情、離別之苦、風花雪月之愁之類。然而蘇軾的詞卻是當時詞壇的一次重大革新。他的詞處處體現了一股浩然之氣。“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可謂把豪放詞風發揮得淋漓盡致。“亂石穿空,驚濤拍案,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曠古的曆史感和升華出的人生如夢的變遷感,體現了巨大的藝術震撼力。

再者,他的“一點浩然氣,千裏快哉風”描繪了一位奮力搏擊風浪的白發老翁的形象。他駕著一葉小舟,在狂風巨浪中搏擊,事實上是蘇東坡自身人格風貌的象征,剛直不阿,坦然自適,不論身在怎樣的環境中都能處之泰然,於逆境中仍盡顯浩然之氣。

蘇東坡何等灑脫!何等大氣!盡管他的人生路幾經坎坷,三番五次被貶謫,生活顛沛流離,可他一路走來,從未怨天尤人,也不因此自暴自棄。他的靈魂清純空靈;他的才情俊逸灑脫;不管怎樣他都能做到寵辱不驚。

現代人也應有所醒悟,時時保持良好的心態,因為隻有具備了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才能超凡脫俗,怡然自得,於任何境遇中都能泰然處之,享受到無窮快意的千裏雄風。

精彩典故:

史可法壯烈就義

史可法,崇禎元年(1628)進士。當明朝處於滿洲建虜、大順兩方麵壓力之下時,史可法為首的諸臣,主要采取的策略是“聯虜平寇”。希望能夠借重滿洲建虜的力量,首先剿滅李自成勢力,然後再另做打算。然而南明朝中卻不能同仇敵愾,反而仍舊黨爭不斷,文、武官員之間互相勾心鬥角、爭權奪利。東林黨人與馬士英、阮大铖之間的矛盾深化,薑曰廣、高弘圖、劉宗周等人紛紛辭官。

此時,史可法遭到馬士英等人的排擠,失勢之後自請督師江北,前往揚州統籌劉澤清、劉良佐、高傑、黃得功等江北四鎮軍務機宜。然而,四鎮因定策之功而飛揚跋扈,各自割據,史可法與朝廷皆無力管束。而且馬士英還命史可法盡撤江防之兵以防左良玉。史可法隻得兼程入援,抵燕子磯,以致淮防空虛。後來,他又到達揚州,繼續抵抗滿洲建虜。

當年五月十日,清豫親王多鐸兵圍揚州,史可法傳檄諸鎮發兵援救,劉澤清北遁淮安,僅劉肇基隻派了少數士兵前往,防守效果並不好。此時多爾袞勸降,史可法致《複多爾袞書》拒絕投降。到了二十四日,滿洲建虜以紅衣大炮攻城。晚上揚州城破,史可法自刎,被眾將攔住。眾人擁下城樓,大聲喊:“我史督師也!”多鐸勸降,可法表示:“城亡與亡,我意已決,即碎屍萬段,甘之如飴,但揚城百萬生靈不可殺戮!”之後,史可法便壯烈就義。後人給予了他很高的評價,說他錚錚鐵骨、有血有淚。

當代鏡鑒:培養正氣,保持真我

現代社會安定、富裕的生活使人民滿足,然而由於商品經濟的大潮衝擊,人們對物質追求和價值觀念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各種腐朽思想的滲透以及封建迷信和偽科學的欺騙性,幾乎無孔不入地侵入社會。人們就很可能善惡不分,美醜不辨,扭曲了精神追求,以致變得思想庸俗、精神空虛,即所謂正氣不足。這就需要現代人培養正氣,保持真我。

善於保持真我的一個很好的例子是蘇珊大媽。

蘇珊·波伊爾是一位來自蘇格蘭中南部小鎮的無業大媽,她在地方教堂從事慈善工作,12歲開始唱歌,一直夢想成為伊蓮(E)·佩姬一樣的職業歌唱家。47歲的時候,她報名參加了英國著名電視選秀節目《英國達人》。盡管觀眾在《英國達人》中經常見到奇形怪狀的參賽者,但他們仍然對這位年齡有點大、長相有點糟、打扮有點老土的選手非常不看好。她一走上台,根本沒人想聽她唱歌,從頭土到腳不說,台下觀眾還一副想看她笑話的樣子,毒舌評審西蒙·考威爾不斷地問話嘲諷她,想讓她出醜,甚至嘲笑她住的地方,一般人聽都沒聽說過。但是,當蘇珊才開口唱出音樂劇《悲慘世界》中的歌曲《我曾有夢》的第一句時,評委都露出了吃驚的表情,他們睜大了眼睛,張開了嘴巴。全場掌聲雷動、尖叫鼓掌從頭至尾,許多電視機前的女觀眾,還不斷地打電話進電視台,說自己邊看邊激動得流淚,被蘇珊的歌聲所感染,其中還包括好萊塢明星黛米·摩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