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Chapter9 間諜風波:曆史上美國與俄羅斯的間諜戰(1 / 3)

“運籌帷幄,決勝千裏”,這是戰爭指揮的最高境界。而要達到這一境界,就必須對對手的情況有準確而清晰的認識,從而進行分析和判斷,這就是所謂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在風起雲湧的20世紀中,“間諜戰”十分盛行,其規模和手段幾乎達到了曆史的最高峰——各國紛紛建立情報機構來獲取情報,輔助戰爭。美國的中央情報局和聯邦調查局,英國的軍情五處和軍情六處,蘇聯的克格勃,以色列的摩薩德等均是世界上有名的情報機構。這些情報機構為自己所屬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甚至一度救自己的國家於危亡之中。

“二戰”結束後,美蘇兩國爭奪最為激烈。兩國紛紛使出渾身解數,采用諜戰來獲得情報,以獲取爭奪戰的勝利。因此,美蘇兩國湧現出了一大批的間諜與反間諜案例,其間的諜戰之驚心動魄讓人難以想象。“間諜戰”並不是戰爭年代的專利,即使是在和平年代,這些諜影都重重閃現。

由此可言,諜戰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1.安娜·查普曼:後冷戰時代的“快樂間諜”

自古以來,英雄救美造就了一段又一段的傳世佳話。美女配英雄似乎成了人們心目中的完美配對。而現今社會,美女不一定要靠英雄來拯救,甚至也可以拯救英雄。

美國前中情局分析師斯諾登曝光了美國的“棱鏡計劃”,遭到了美國的強力追捕,開始了他在世界範圍內的逃亡。雖然他向二十多個國家提出避難申請,但至今仍少有國家做出正麵回應。就在斯諾登的去向成謎之際,俄羅斯美女特工安娜·查普曼在推特上公開向斯諾登示愛。2013年7月4日淩晨,31歲的查普曼在自己的推特(國外的即時通訊軟件,類似於中國的微博)上用英文寫道:“斯諾登,你願意娶我嗎?”這樣的一條推特勢必引起廣泛關注。且不論安娜發出的這條求婚信息的動機如何,是希望從斯諾登身上獲取重要的情報還是真心的美女救英雄?抑或是普京策劃的“美人計”?在這個敏感時期,作為曾經備受關注的俄羅斯美女安娜·查普曼,必然會將再次受到人們的關注。

2010年6月28日,美國聯邦調查局破獲了一支11人的俄羅斯間諜團,他們表麵上都是普通的美國中產階級,有的是基金經理人,有的是媒體作家,有的是企業家,有的是交際花。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這位外表美豔、身材火辣,美貌與智慧並存的經濟學碩士安娜·查普曼。

安娜·查普曼,原真實姓氏是“庫斯琴科”,結婚後,將原來的姓氏改成了“查普曼”——她的英國丈夫的姓氏。安娜於1982年2月出生於烏克蘭,父親瓦西裏·謝庫諾夫是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的一名高官,母親叫艾琳。安娜雖出生於烏克蘭,但她與父母一直居住在伏爾加格勒市,後來進入莫斯科人民友誼大學,成為一名大學生,主攻經濟學位,並最後取得了經濟學碩士學位。大學畢業後,一向自信的安娜開始了自己的創業,成為了一名俄羅斯女企業家。2004年,她離開了俄羅斯,開始在世界各地遊曆。

安娜從事過多種工作,並有很長一段時間居住在英國倫敦,一直居住到2006年。在英國期間,安娜表示曾做過“導航者”公司的市場經理和巴克萊銀行的投資銀行家。但是,倫敦巴克萊銀行否定了安娜在本行工作過的說法。同時,在這段時間裏,安娜嫁給了一名英國男子,並隨了丈夫“查普曼”的姓氏。結婚後不久,安娜與丈夫一起離開了倫敦,去了美國紐約。兩人在紐約金融區購買了一套公寓。來到紐約後,安娜組建了一個房地產在線交易網站,開始通過網絡進行房地產交易。安娜性格開朗,在網絡上結識了許多好友。她遊曆過許多地方,喜歡將自己旅遊時拍的照片上傳到Facebook上與朋友分享,展現她生活的多姿多彩。

安娜的履曆所展現出來的不過是一個普通的中產階級的生活狀態,任誰也想不到,這樣一位漂亮自信,穿著時髦的女人,會是一名特工。就如同安娜在網上認識的一位好友所說的:“安娜喜歡與那些成功的企業家談論他們經商和旅遊的經曆,沒有人會想到她竟然會是一名俄羅斯間諜。”

據FBI透露,這位擁有美豔外表的安娜是十分優秀的特工,她在執行任務時十分的沉著老練,從未出過任何差錯,甚至她的間諜行動就像間諜小說裏的一樣刺激、神秘。根據FBI的調查,安娜和其他人接頭的地方一般是安排在書店或者是咖啡館,而為了掩人耳目,接頭時他們一般不進行直接接觸,通常都是使用筆記本電腦,把機密暗中傳輸給對方,所以他們的行動一向都是神不知鬼不覺的。一次,安娜走進一家咖啡館,坐在靠街邊的臨窗座位上上網,約10分鍾後,另一位俄羅斯情報員開著一輛小貨車從咖啡館旁邊經過,當距離足夠近時,安娜立刻通過網絡與接頭人員交換情報。他們的行動竟是如此讓人難以察覺。

事實上,從2010年1月份開始,FBI就秘密監視著安娜的行動,一直持續到6月底才掌握充分證據,將安娜正式逮捕。FBI說,這半年內,安娜通常是在星期三準時前往書店或者咖啡館與其他俄羅斯情報人員進行接頭,十分有規律。FBI曾多次行動想要掌握安娜間諜的證據,但是都被機警的安娜給逃開了。由此,FBI得出結論:“安娜·查普曼是一名接受過高度情報工作訓練的特工人員。”同年6月,老謀深算的安娜最終敵不過強大的FBI組織,落入了他們所設下的圈套之中。

6月26日,下午4點半左右,由FBI特工假扮的俄羅斯駐美領事館的俄羅斯官員與安娜·查普曼在紐約曼哈頓中心的一家餐廳裏進行了麵對麵的接頭,而非以往的電腦傳輸。在對過暗語之後,假扮俄羅斯官員的FBI得到了安娜的信任,他將一本假護照交予安娜,並要求她將這本護照交給另外一位間諜,安娜利落地答應了。兩人確定了一下接頭暗語,對方會問:“去年我們是否在加州見過麵?”安娜則回答:“沒有,我想我們應該是在漢普頓見過麵,對嗎?”在與“官員”接過頭之後,FBI繼續追蹤著安娜的行蹤。他們通過跟蹤發現,安娜為了避開美國當局的監視,隨後就用假地址和假名買了一部手機。不知是機警的安娜察覺到了什麼還是有人提醒,最終安娜並沒有進行這次任務。但是她的另一位間諜同黨卻陷入了FBI的圈套之中,被FBI探員抓獲。因為聯邦調查局已獲得充分、確鑿的證據,6月27日晚7點38分,安娜被正式逮捕。7月,安娜·查普曼等人被美國驅逐出境,返回俄羅斯,受到了英雄式的歡迎,並獲得了由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頒發的國家最高榮譽勳章,而安娜是為數不多獲得這項榮譽的年輕人。

間諜,廣義上來說,指的是從事秘密偵探工作的人,從對手或者敵方刺探、竊取機密情報,從而進行破壞活動,有利於其所效力的一方。在普通人的認識裏,間諜是十分隱秘的,他們從事著非法的情報工作,竊取國家的機密,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間諜是貶義詞。我們從電影裏麵獲得的間諜形象是:從事間諜工作的人,做事情總是神神秘秘,躲躲藏藏,穿著一襲黑色的大衣,戴著墨鏡,不輕易露出臉,經常於夜晚出現在各個神秘的領域,監視著某個重要人物,以獲取有價值的情報;他們是永遠處於黑暗中的,一旦被捕,逃脫不了死亡的命運;他們對其竊取情報的國家來說是破壞分子,但是對於他們所效力的國家來說是功臣。

但是,從2010年美國FBI破獲的11人的俄羅斯間諜網中,我們發現,事情似乎並沒有我們所想象的那樣不堪,這些由俄國派往美國的間諜的生活簡直是快樂的,而且是樂不思蜀的。

這十多位間諜不同於以往的“沉睡者”。“沉睡者”一般在敵國潛伏多年,一直要謹記自己的暗語和任務,等待著有一天,“祖國”接頭人用暗語喚醒他們,然後他們拋棄所擁有的一切,誓死為祖國效力。而這十多位從後冷戰年代裏派遣出來的間諜,甚至可以稱作是“快樂間諜”——他們一般都是在90年代中後期被俄國派遣出來的,當時蘇聯剛剛瓦解,俄羅斯國內可以說是“民不聊生”,而他們卻持著新的身份、帶著高的薪資,來到在當時如同天堂般的美國,在適應了美國的生活與成功掩飾了自己的身份以後,他們就如同美國的中產階級,融入美國中產階級的生活後,他們剩下的似乎就隻有享受了。

在FBI破獲的11人俄羅斯間諜中,有企業家,有作家,有房產經紀人……他們多是美國的中產階級,生活快樂。其中一對落網的夫妻間諜辛西婭和理查德·墨菲,住在新澤西州克萊爾的一座兩層高的民居中,而間諜謝緬科是一位30歲左右的“型男”,開著一輛平治S500房車,有一個金發女朋友,能夠說俄、英、西、中四國語言,在旅行社有一份體麵的工作,幫助華人和西班牙人安排旅遊行程。而我們文中的女主角,安娜·查普曼,在曼哈頓的商業區擁有一套公寓,總值兩百萬美元,從事網絡房產經紀工作,是個不折不扣的美國中產階級。另外,容顏美豔的安娜經常出席曼哈頓的名流聚會,認識了很多貴族名流,而安娜也利用自己的魅力,擴張了豐富的人脈關係。同時,這也為她搜集美國政府的敏感情報提供了有利條件。

“快樂間諜”就像是一位公司職員一樣,把能夠報銷的支出都報銷,所有的支出都戴上了工作的帽子,比如,為了掩護工作旅行,2000美元;教育費用4000美元。甚至有間諜要求報銷購買房子的費用,上級認為此與任務無關,否決了。但“快樂間諜”理直氣壯地說,解決了房子問題,才能在此立足,融入本地獲得情報。

“快樂間諜”避過了本國的慌亂時期,在美國過著安樂富裕的生活,即使被捕,最差的結果就是被遣送回國。所以,用快樂來形容他們簡直是再合適不過了。

2.金唇竊聽器安裝事件,美國國徽向蘇發情報

美國同俄羅斯之間的爭戰由來已久,在20世紀紛繁複雜的國際關係中,美蘇(俄)兩國關係時好時壞,從“二戰”時期的盟友到冷戰時期的對手,再從冷戰結束初期的蜜月之旅到目前既合作又對抗的關係,美蘇(俄)兩國每一次的關係變化都與世界格局有著密切的關係。

在這複雜的國際關係中,間諜活動一直都是公開的秘密。隨後,蘇聯解體,世界兩大對立格局土崩瓦解,敵人的概念漸漸模糊,間諜活動依然沒有停止,但是,現今的間諜活動與冷戰時期的間諜活動已有了天差地別,而“快樂間諜”的出現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此外,現在的間諜活動也不再像以往那樣單純,否則就不會發生斯諾登爆出美國大規模的監聽其同盟國的事件。

日新月異的高新科技,為間諜活動提供了便利,越來越多的高科技監聽設備得到廣泛的運用。小說、電影裏的間諜活動情結已經不再出現,讓人始終無法忘懷的經典的007黃金間諜時代也已經逝去,取而代之的是符合現代間諜的行動方式。但是,無論如何變化,間諜史上的經典監聽事件都始終留在人們的心裏。

回顧美蘇(俄)百年來的曆史關係,時而合作,時而對立,不論是在合作時期還是在對立時期,這兩個超級大國都沒有停止過他們對對方的監聽工作,其間也發生過無數次令人驚心動魄的間諜戰。其中最讓人們銘記的是,1945年到1953年,蘇聯對美國駐蘇大使館實施的代號為“自白”的間諜活動,又被稱為“金唇行動”。

1933年11月16日,美國和蘇聯正式建立外交關係。從此,蘇聯克格勃(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開始了對美國駐蘇大使館的監視與監聽,並且再也沒有停止過。

為了對美國駐蘇大使館的內情有更加細致具體的了解,蘇聯克格勃使用了“美人計”,他們派遣了許多克格勃的美女特工進入美國使館,以刺探內情。這些女特工們假扮成芭蕾舞演員,憑著她們的美貌與智慧,成功地進入美國使館,並進入了美國外交官們的臥室,同時,那些守衛大使館的女兵也頻頻地向熱情的美國士兵暗送秋波,那些美國士兵終敵不過美女們的柔情攻勢,被蘇聯女兵“俘獲”。這些進入美國大使館的女特工們收獲頗豐,經過她們的偵查,了解到美國大使館的“心髒”之處在大樓的頂層,大使辦公室、會議室、密報室、武官處等重要部門都設於此。

1943年,反法西斯戰爭進入後期,為了早日打敗德日法西斯,蘇、美、英三國首腦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會晤,三大盟國首腦商討開辟第二戰場,共同抗擊敵人,以取得戰爭的勝利,史稱“德黑蘭會議”。會議結束後,時任蘇聯最高領導人斯大林立即命令當時克格勃的領導人貝利亞不惜一切代價和手段監聽美國大使阿維列拉·哈裏曼的辦公室。隨後,貝利亞率領克格勃的高參日夜苦思冥想如何竊聽美國使館的“要害”部位,設計竊聽活動的方案。

為了實施他們的竊聽行動,克格勃專門研製了一種針對美國使館的竊聽設備。同年12月,這種竊聽設備成功通過檢驗,它的設計與功效令人驚歎。這種專為竊聽美國使館研製的設備,名為“金唇”,因此,此次行動被命名為“金唇行動”。

“金唇”竊聽器外表小巧,形同蝌蚪,極容易被隱藏,而且這種竊聽器不需要外來電源,也不需要電池,因此它不可能被當時的任何反竊聽設備捕捉到信號,而且它的工作壽命也可以無限製的延長。另外,“金唇”可以接收300m內大耗電量振蕩器所發射出的微波脈衝。“金唇”竊聽器的製作在當時來說,絕對是當時竊聽器世界的巔峰之作。它的出現給代號為“自白”的間諜活動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為了將這些竊聽器安裝到美國大使館,克格勃的特工們想了一個巧妙的辦法——他們把美國大使館對麵的一棟居民樓的居民全部替換成克格勃的工作人員,並將蓄電池和微波振蕩器安裝在居民樓的樓頂。每到星期天,那些假扮成家庭主婦的女特工們就在陽台上曬被子,和抖落被子上的灰塵,然後神不知鬼不覺地將灰塵一樣的蝌蚪竊聽器抖落進美國大使館內。

接下來,克格勃要做的就是將這種竊聽器安裝到美國大使的辦公室,但這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進入美國大使阿維列拉·哈裏曼的辦公室也比想象中的更加困難。為了實施他們的計劃,克格勃的特工們可謂絞盡了腦汁,費盡了心機——他們策劃了一起火災,打算讓那些裝扮成消防人員的特工們進入大使哈裏曼的辦公室,但是最終沒有成功。

後來,他們又想出將竊聽器安裝在送給美國大使的禮品之中的方法。為了篩選出“金唇”的載體,他們選出二十幾種皮質或木質的貴重物品供克格勃的高官篩選,最終,瑞典國王送給尼古拉二世的象牙電話、黑檀木製的斯基泰盾牌、象腿骨製的一米高紙簍和猛獁象牙這四樣被選中。為了確保安裝計劃的順利實施,克格勃領導人貝利亞還特地將研究“金唇”竊聽器的權威貝爾格院士和伊奧費院士對這些所選出來的禮品進行檢驗。結果,卻大失所望。兩位專家通過檢測發現,這些材質的禮品都無法作為“金唇”的載體。在克格勃的工作人員泄氣之際,兩位權威專家提出,根據“金唇”的特性製作禮品,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金唇”的作用。這讓克格勃的工作人員又燃起了新的希望,而兩位專家同時又強調,竊聽器的安裝工作要與禮品的製作同步進行。

克格勃領導貝利亞跟他的高參們經過商議決定,製作一個美國國徽送給哈裏曼大使。這枚國徽由蘇聯技藝精湛的工匠用名貴的紫檀木、波斯帕羅梯木、紅衫木、柔美棕、黃楊木、黑木和紅木,拚接而成。禮品做好之後,剩下的則是需要一個契機,能讓大使哈裏曼心甘情願地接下這份禮品。自此,“自白”行動終於“柳暗花明”。

為此,克格勃設計了一係列方案,引誘哈裏曼接受禮品。1945年,“二戰”進入末期,美、蘇、英三國首腦齊聚俄國克裏米亞半島雅爾塔,商議戰後問題處理。蘇聯宣布將於2月9日在克裏米亞舉行“阿爾台克全蘇少先隊健身營”的開幕式,並且以蘇聯少先隊員的名義邀請丘吉爾首相和羅斯福總統出席此次開營典禮。克格勃特工覺得這是一個實施竊聽行動的絕好時機。克格勃特工認為,美國人一向宣揚“平等、博愛”,對於孩子們的真誠邀請肯定不會拒絕。但是,身為總統和首相,必然忙碌無暇,沒有時間參加,而普通官員又不適合被委派來參加孩子們的活動。因此,兩國的駐蘇聯大使被委派來參加活動的可能性極高。不得不說,克格勃特工料事如神,不日,美國大使哈裏曼和英國大使就如約來到了克裏米亞參加開營典禮。

開營典禮中,蘇聯少先隊員伴著美國國歌的旋律用英文合唱了美國國歌,而哈裏曼平常所擁有的機警與戒備此時被孩子們稚嫩純真的歌聲衝散。這個時候,那枚特製的巨大國徽被少先隊員們抬出並獻給哈裏曼大使。即便哈裏曼見識廣泛,他也依然被這枚製作精美的國徽所吸引,不住地感歎:“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該把它放在哪裏好呢?”隨行的斯大林私人翻譯瓦列裏·博列日科夫在介紹完這枚國徽的製作和工藝後,不失時機地對哈裏曼說:“把它掛您的辦公室,英國人一定會嫉妒得發狂的。”哈裏曼欣然接受了這個建議,喜滋滋地將這枚精美的國徽帶回了辦公室,而“金唇”竊聽器就這樣順理成章地掛進了美國大使的辦公室。

從這枚藏有“金唇”竊聽器的國徽進入美國大使辦公室的那一刻,代號為“自白”的間諜活動正式開始,並且這一行動一啟動就執行了8年之久。從1945年到1953年這8年裏,美國大使共換了4位,每上任一位新的大使,他都要將辦公室重新布置一遍,大到地板小到墨水瓶都全部要更換,而唯一例外的就是這枚精美的木製國徽。四位美國大使都對這枚極具藝術美感的國徽鍾愛有加,有的大使甚至還將室內的所有裝扮與這枚國徽匹配起來。可想而知,這枚藏有“金唇”的美國國徽為克格勃輸送了多少秘密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