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燕:傳說零陵山多石燕,遇風雨起而群飛,雨止複為石。商羊:傳說齊有一種鳥,曰商羊,天將雨,便舞。
欻火:欻,音xū,傳說雷火因欻風而起,故稱雷火為欻火。
列缺:傳說雷以電為鞭,電光照處,謂之列缺,因為此時天空似乎出現了裂縫。望舒:神的名字,為月之禦者。
六出:六瓣也。
傅說:說,音yuè,商之重臣。箕、尾:二星宿名。傳說傅說死,其精神寄於箕尾二星之間,後人以“騎箕尾”指國家重臣之死。
陽春有腳:陽春有腳,處處可至,喻皇恩遍施。
獻曝:曝,日照也。傳說,宋有農夫,不知天下有暖室皮裘,冬曝於日,其暖洋洋,謂其妻曰:“負日之暄,人莫知之。獻於吾君,將有重賞。”
趙衰:趙盾之父。其父子均為春秋晉大夫,衰為人慈祥,盾為人凶暴。
齊婦含冤:漢東海孝婦竇氏,夫死守節,贍養婆婆。婆婆自覺有累於竇氏,自縊而死。郡守聽信誣告,竟將竇氏治罪處斬。自此郡中大旱三年。鄒衍下獄:鄒衍,戰國時昭王功臣。昭王崩,惠王信讒,將衍下獄。衍自度冤情難白,仰天而哭,時六月,而降霜。
愛日:指與父母共處的日子。
景星:又曰德星。舊說王者政教無私,乃景星現。慶雲:五彩之雲。舊說王者德合於山陵,則慶雲生。
箕、畢:星宿名。相傳月亮經過箕星之度則多風,離於畢星之度則多雨,故有“箕好風,畢好雨”之說。
風從虎,雲從龍:古人以此比喻君臣際會交遇。不偶:非偶然也。
雨暘時若:該晴則晴,該雨則雨,風調雨順。休征:吉兆。天地交泰:天地之氣和諧,萬物茁壯生長。
據傳,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有五色雲氣,金枝玉葉,結花葩之狀,覆於帝上,因作華蓋。
據傳,漢武帝建柏梁台,作金莖(即銅柱),上有仙人擎玉杯承露,和玉屑飲之,可以長生。
晨霜踐履:周尹吉甫聽信後妻言,逐子伯奇。伯奇因傷心無罪,清晨履霜,援琴鼓之,作《履霜操》。
唐章孝標賦《春雪》詩:“朱門到晚難盈尺,盡是三軍喜氣銷。”
鄭公風:東漢鄭弘采薪於白鶴山,得一遺箭。頃有人來尋,弘還之。問何所欲,乃曰:“患若耶溪載薪為難,願旦南風,暮北風。”後果然,時人呼為“鄭公風”。禦史雨:唐顏真卿為禦史,平原郡有冤獄,久不決,天大旱。真卿到郡,決獄而雨,時人呼“禦史雨”。
附寶孕:黃帝之母附寶,見電光繞北鬥樞星,感之而孕,二十四月生帝。荊軻歌:燕荊軻入秦刺秦王,太子丹送於易水,軻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精誠感天,白虹貫日。
中台:星名。鼎鼐:喻指宰相等重臣。東壁:星名。
日返戈頭:魯陽公與韓國戰,戰猶酣,日暮,陽公援戈揮之,日返三舍。
周瑜欲破曹,但患冬月間無東風。諸葛亮乃登壇以祭,東風果至。
束先生:晉人束皙,相傳能禱雨。
張道士:後漢人張楷,相傳能為五裏霧。
孔子出遊,見兩小兒辯日之遠近。一曰:“日初出如車輪,至中午乃如盤,此遠者小,近者大。”一曰:“日初出時蒼蒼涼涼,至中午乃如探湯,此近者熱,而遠者涼。”問孔子,孔子不能決。
吳蜀時,有二辯士論天。一問:“天有頭乎?”一答:“有,頭在西方。因《詩》雲:‘乃眷西顧。’”又問:“天有足乎?”答曰:“《詩》雲:‘天步艱難。’若無足,何以能步?”
畢:二十八星宿之一,主雨。孛:音bèi,彗星。辰:二十八星宿之一,古人認為孛入辰,乃火災之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