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坑”寶藏的情景幾乎和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在《湯姆·索亞曆險記》中描述的那樣,海盜把他們的寶藏都裝到破木箱裏,並埋在老枯樹下,半夜時,這棵樹的樹枝的陰影所落的地方就是藏寶的地方。甚至有人懷疑,是不是馬克·吐溫知道一些與“錢坑”寶藏有關的資料呢?不然他的描述怎麼會和“錢坑”寶藏那麼相像?
1795年,3位加拿大少年到距離加拿大僅有4.8千米的橡樹島旅遊,他們登上這個島後,發現麵向海一邊的大片紅橡樹林中突然出現空曠地,並且中間獨立長著一棵古橡樹,樹枝上看起來好像掛過一個古船的吊滑車,正下方有一個淺坑,他們根據種種跡象判斷,這裏可能埋有海盜的寶藏。原來,橡樹島在17世紀時是一個海盜經常出沒的地方,並且當時有一個很著名的海盜叫做威廉·基特,他於1701年在倫敦被處決,而他在臨死前提出了這樣一個交換條件,如果免他一死,他願意告訴一個埋寶的地方。但他遭到了拒絕,最終他連同那個寶藏的秘密一道被送到了陰間。那麼,基特的寶藏是否就埋在此地呢?
1803年,繼3位少年之後,又有一群人繼續挖掘,發現了一塊刻有神秘符號的石板,他們找來專家對它進行破譯。經專家破譯,這個石板上神秘符號的意思是:在此下麵埋藏了2000萬英鎊。這個信息讓人們欣喜若狂,他們一邊抽水,一邊挖掘,在一天晚上用標杆探底時,觸及到了類似箱子的硬物,當即大夥談起了如何分配寶藏。可是第二天的時候,人們卻驚奇地發現坑內的積水已經達到了60英尺深,希望變成了泡影。1850年時,人們又有了一個奇怪的發現,退潮時,“錢坑”東麵500英尺處的海灘上不斷往外冒水,同時還發現了一套精巧複雜的通往“錢坑”的引水係統,它們使“錢坑”變成了一個蓄水坑。於是人們做出了一個推論,海盜將“錢坑”挖得很深,然後從深處倒過來挖出斜向地麵的側井,寶藏可能離“錢坑”幾千米遠而埋在斜井的盡頭,離地麵不過30英尺深,這樣既可以迷惑掘寶者,自己又可以輕易挖出寶藏。
大多數人認為,“錢坑”之謎很快就會被揭曉,而且它有可能像埃及圖坦卡蒙王陵一樣引起全世界的震驚。還有人認為,“錢坑”隻是一個騙局,它可能是一個耗費巨資挖掘出來的空洞。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究竟如何?無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