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華夏民族(7)(1 / 3)

“餅幹大王”周子敬,福建人,二次大戰結束後在新加坡創設康元餅幹廠。所產的葡萄餅幹於1983年榮獲荷蘭阿姆斯特丹金牌獎;丹裏餅、克力架餅和可可卜餅幹:1984年在倫敦榮獲3個金牌獎。

“椰油大王”呂希宗,福建人。菲律賓宿務的“行裕行”董事長。行裕行每天加工椰幹800噸,生產椰油500噸,在全菲首屈一指。

“米業大王”黃作明,祖籍廣東,生於泰國。28歲自創基業,先後開辦了許多公司,執泰國米業之牛耳。

“鋼鐵大王”譚仲英,原籍上海。後在美國建立“譚氏鋼鐵王國”。1982年已經擁有麥克羅斯鋼廠等20多個企業,而進入資產10億以上美元企業的行列。

“黃豆大王”林訓明,原籍浙江溫州市,1952年移居巴西。在巴西擁有植物油公司以及一批多種行業的公司。他屬下企業的黃豆及豆油的出口量占巴西首位。

“汽車大王”謝建良,20世紀70年代初已擁有7個財團57家母公司和40個分行的大汽車行業,業務遍及世界各地,成為印尼的億萬華裔富商。

“金融大王”林紹良,50年代創辦中央亞細亞銀行,在印尼國內外設有100多家分行,與國外23家大銀行訂有通彙條約,是印尼最著名的金融機構。

“銀行大王”陳弼臣,廣東潮州人,1944年創辦泰國盤穀銀行,在新加坡、日本、美國、西歐及港台等地設有40多家分行,國內分行達200多家,是東盟國家中最大的金融機構。

此外,還有世界華人首富——李嘉誠(香港)、亞洲影業大王——邵逸夫(香港)、珍珠大王——鄭旺(日本)、春卷大王——範歲久(丹麥)、玻璃大王——陳家和(新加坡)、股票大王——蔡誌勇(美國)、旅遊業大王——陸國權(美國)、領帶大王——曾憲梓(泰國、香港)、人造革大王——田家炳(香港)、產業大王——邱斷炳(馬來西亞)、摩托大王——駱文秀(馬來西亞)、橡膠大王——-李萊生(馬來西亞)、金河王(企業管理)——張國林(馬來西亞)。

世界十二華裔大富豪

1988年9月統計,在世界特大富豪中,中國人占了12位。名列世界第三,僅次於美國和日本。

蔡萬霖財產超過58億美元,在台灣排名第一,在世界排名第八。蔡家擁有台灣國泰人壽保險公司70%的股份。

王永慶財產在40億美元以上,在台灣排名第二,在世界排名第十六位,擁有台塑集團。

張榮發財產在16億美元以上。他擁有全球最大的海運公司——長榮海運。

徐有庠財產在15億美元以上。在台灣擁有“遠東集團”。

包玉剛香港的世界船王。

李嘉誠財產達25億美元,在世界排名第二十六位,在香港靠經營塑料起家。

郭得勝財產超過12億美元。在香港靠代理日本的YKK拉鏈致富,後跨向房地產市場稱王。

鄭裕彤在澳門擁有超級金銀珠寶百貨公司。

邵逸夫財產在12億美元以上。是東南亞和世界知名的娛樂業大亨。

邵逸夫和他的弟弟創建了邵氏電影王國。

李成偉新加坡“橡膠大王”。銀行股份總值67500萬美元,橡膠園至少價值5億美元,列名世界10億美元富翁榜。

郭氏家族在馬來西亞從事橡膠買賣,賺了錢就買土地,土地是郭氏家族致富的基礎。郭氏家族在新加坡建“共和大廈”。它是全世界最高的辦公大樓。

林紹良財產20億美元,為東南亞第一大富翁,世界大富豪之一。在印尼擁有水泥、麵粉等獨占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