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後矛盾的兩封信(1 / 3)

愛丁堡

坎農門30號

工程師J-R-史塔爾先生

“詹姆斯-史塔爾明天如願光臨阿柏福伊爾煤礦多查特煤倉的耶魯礦井,他將獲悉一件令他感興趣的有關大自然的情報。

“前任工頭西蒙-福特之子哈利-福特整個白天都會在卡蘭德火車站恭候詹姆斯-史塔爾先生。

“務請對這一邀請保密。”

以上是18…年12月3日那天首次郵班為詹姆斯-史塔爾帶來的信——信封上蓋著蘇格蘭斯特林郡阿柏福伊爾郵局的郵戳。

工程師的好奇心被激起了。他甚至不考慮這封信是否潛藏著某個騙局。他認識西蒙-福特已有多年,他是阿柏福伊爾礦的前任工頭之一,而他,詹姆斯-史塔爾,曾當過20年該礦的領導——在英國煤礦裏人們將這職位稱為“觀眾”。

詹姆斯-史塔爾體魄結實,55歲的年紀看上去猶似40。他出身於愛丁堡的一個古老家庭並是該家庭的最傑出成員之一。他的業績為這些蠶食著聯合王國地下碳層的工程師們組成的可敬的同業工會帶來了榮譽,他們不僅在蘇格蘭低地的一些郡,而且在卡迪夫和紐卡斯爾開采。然而,使史塔爾的名字尤其受到普遍尊敬的,是阿相福伊爾的那些神秘的煤礦的井下,這些煤礦和阿洛厄礦毗鄰並占據著斯特林郡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詹姆斯-史塔爾還是蘇格蘭考古學家協會成員並擔任該協會的主席。在“皇家協會”最活躍的成員中他也算是一個,《愛丁堡雜誌》經常發表由他署名的惹人注目的文章。在公眾心目中,這是一個講求實際的學者,英國的繁榮有賴於這些人。他在蘇格蘭的這個古老的首府名列前茅,不僅從物質的角度看是如此,從智力的角度看,他更堪稱“北方的雅典娜”。

眾所周知,英國人為他們遼闊的煤田起了一個意義深長的總的稱呼。他們極準確地稱之為“黑印度”,而這些印度,對增長聯合王國的驚人財富所作的貢獻,可能更甚於東方的印度。在那兒,確實,整個一支礦工大軍在日以繼夜地工作著,從不列顛的地下采掘著煤這一工業生活不可或缺的珍貴的可燃元素。

在那個時代,那些專業人士所確定的煤礦采盡的時間界限還非常遙遠,不必為短期的缺煤驚惶。新舊兩個大陸的碳層足可大範圍地開采。工廠的多種使用,火車頭、移動式內燃機、輪船、煤氣的使用等,並未到很快緊缺這種可燃燒的礦石的程度。隻是近些年來,由於消耗增加得太快,某些礦床被采掘得隻剩下貧瘠的礦脈了。這些如今已報廢的礦,以它們那被遺棄的礦井和荒廢的平巷在地麵上留下了毫無用處的坑坑溝溝。

阿柏福伊爾的煤礦的確現狀就是如此。

十年前,最後的一個抓鬥搬走了這個礦層的最後一噸煤。“井下①”的設備,那些由機械在平巷的軌道上牽引的機器,由礦車組成的地下列車,地下有軌電車,通向采掘井的樓梯井,開動鑽岩機的壓縮空氣的管道——總而言之,所有的采煤設備都被從煤倉的深處搬了出來並被丟棄在地麵上。被挖空了的煤礦猶如一個體積巨大的龐然大物的屍體,被人們從體內取走了各種生命的器官,隻剩下骨頭架子了。

①采礦分為“井下”工程和“露天”工程:一部分人在裏麵幹活,另一部分人在外麵幹活。

工程結束後,那些設備中隻留下了通過耶魯井——現在唯一能進入多查特煤倉下層平巷的通道——的長長的竹梯。

在外麵,那些依然標示著上述煤倉挖掘位置的以前用於掩蔽“露天”工程的建築物,此時已同別的煤倉以前曾有過的一樣,它的一切構成了阿柏福伊爾煤礦的全貌。

這是個淒涼的日子,當礦工們最後一次離開他們曾生活於其中那麼多年的煤礦時。

工程師詹姆斯-史塔爾把幾千名工人召集到了一起,這是一群勤勞勇敢的煤礦工人。采煤工、礦車推運工、司機、填土工、礦井坑道支架的裝設工、養路工、售票員、卸車工、鐵匠、木匠,所有的人,婦女、孩子、老人、井下工人和露天工人,他們被集中到昔日裝滿了煤的多查特煤倉的巨大的院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