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綰話剛落音,大殿裏在安靜了一瞬間之後,便傳來細細密密的議論聲。
嬴政麵無表情地坐在王座上,看著下麵群臣之間的議論不做聲。
半晌之後,博士仆射周青臣從隊伍裏麵站了出來:“臣周青臣,特呈博士宮眾人聯合奏章,請行我朝行封建之製,安我大秦江山社稷!”
周青臣所代表的博士宮七十餘人,實則是代表著山東士子的主張在裏麵,這話一出,主張實施郡縣之製的秦國老臣坐不住了。
將門出身的王賁看待問題自然是從武將的視角出發,新朝未成立之前,秦國的郡縣之製在統一六國過程中發揮了莫大的作用,尤其是在政令暢通上,有著無可替代的優越性。
思及此,王賁便站了出來:“臣王賁,奏請陛下行郡縣之製……”
王賁言語洪亮,整個大廳都響徹著他的聲音。
“臣尉繚附議!”
“臣蒙毅附議!”
李斯對今天的朝會很是在意,畢竟這場朝會直接決定著法家思想在新朝的立足,同樣地,也決定著以他為代表的法家眾人在朝野中的地位。
看見眾人意見終於回歸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上麵,在蒙毅之後,作為廷尉的李斯便從隊列中站了出來。
“臣李斯,認為方才丞相所言不妥。想必諸位也知道,以前天下散亂如沙,皆因諸侯並立,沒有人能夠統一,所以諸侯們各自為政,相互攻伐,導致戰亂不斷。現為鞏固我大秦一統六國之成果,當施行郡縣之製。”
李斯話落,大殿上安靜極了,大秦以法治國,李斯作為法家弟子,深得陛下信任厚愛,所以陛下也是這個意思嗎?
畢竟郡縣之製在大秦源遠流長,帶給大秦的好處可不是一星半點。
周青臣有些後悔自己的莽撞,應該今天在朝堂上多觀察再說話的。
一場各持己見且鬧哄哄的朝會結束之後,眾人心思各異地離開鹹陽宮。
這一切,沉浸在雜役院子裏麵的蒙遠毫不知情。
他正忙活著檢驗自己的實踐成果。
係統出品,必為精品。
用係統提供的方子做出來的宣紙柔韌性強,表麵光潔輕薄,用毛筆試了試,還不暈墨。
畢竟是第一次進行實踐,蒙遠非常滿意這個結果。
他一次性所做出來的紙張不多,差不多二十來張,不過夠用就是了。
小心翼翼地將紙張卷起來,蒙遠急匆匆地鑽進屋舍,就開始伏案寫了起來。
叔孫通消息靈通,今天在大朝會上的事情他已經聽說了,現如今朝野上下,對新朝到底應奉行分封之製還是郡縣之製都議論紛紛,包括叔孫通,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想到或許陛下後續會按照慣例,召集博士宮的士子進行討論,叔孫通的便下定決心,務必要引經據典,好好論一番自己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