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附錄(2)(1 / 3)

崇聖祠門三間,南向。崇聖殿五間,東西廡各三間。東南燎爐一。

戟門(大成門)外神廚五間,宰牲亭三間,井亭一間(太原文廟井亭在欞星門前),西向。

西神庫五間,致齋所三間,更衣亭一間,東向。

街門外列木柵欄,塗以丹色(太原文廟木柵為欞星門)。

東西街牌坊各一,下馬牌各一。

孔廟祭品陳設

【孔子位前】(1)牛一;(2)羊一;(3)豕(豬)一;(4)登一(裝大羹);(5)鉶二(裝和羹);(6)簠二(裝稻、梁);(7)簋二(裝黍、稷);(8)籩十(裝形鹽、槁魚、棗、栗、榛、菱、芡、鹿脯、白餅、黑餅);(9)豆十(裝韮菹、醓醢、菁菹、鹿醢、芹菹、兔醢、荀菹、魚醢、脾析、豚拍);(10)爐一;(11)鐙二。

【四配位前】(1)各羊一;(2)各豕一;(3)鉶二;(4)簠二;(5)簋二;(6)籩八;(7)豆八;(8)爐一;(9)鐙一。

說明:籩無白、黑餅;豆無脾析、豚拍。其他同孔子位前。

【十二哲位前】(1)鉶一;(2)簠一;(3)簋一;(4)籩六;(5)豆六。

說明:東西各羊一、豕一、爐一、鐙二。簠裝黍,簋裝稷,籩豆無芡、脯、荀菹、魚醢。

以上殿中設一案,少西,北高,供祝版。其南(東)設一案,西向,陳禮神製帛九(色白)。香盤四、尊三、爵二十七。西設一案,東向,陳禮神製帛八(色白)。香盤三、尊二、爵二十四。凡牲陳於俎。凡帛正位、四配異篚,十二哲東西共篚。凡尊滿酒,承以舟,疏布冪、勺具。

【東西廡先賢位前】(1)羊二;(2)豕二;(3)香案一;(4)爐一;(5)鐙一。

【東西廡先儒位前】(1)羊一;(2)豕一;(3)香案一;(4)爐一;(5)鐙一。設案一於南,北向,陳禮神帛二(色白)、香盤二、尊三、虛爵六、俎、篚、冪、勺具。

【崇聖祠正位前(與四配同)】(1)各羊一;(2)各豕一;(3)鉶二;(4)簠、簋各二;(5)籩、豆各八;(6)爐一;(7)鐙二。

【崇聖祠配位前】(1)簠、簋各一;(2)籩四;(3)豆四;(4)東西羊豕各一;(5)爐一;(6)鐙二。

崇聖祠正殿內中設一案,少西,供祝版;東設一案,陳禮神製帛五(色白)。香盤五、尊四、爵十五。西設一案,陳禮神製帛四(色白)、香盤四、尊三、爵十二。

設《中和韶樂》在殿外兩階,金鎛鍾一(直省無)、編鍾十六,在東;玉特磬一(直省無)、編磬十六,在西。東應鼓一、柷一、麾一、西敔一。東西分列琴六、瑟四、簫六、篴六、篪四、排簫二、塤二、笙六、搏拊二、旌二、羽籥三十六。

祭孔的戒詞、祝文、獻辭

【欽遵令典】於某年某月丁某,祗行釋奠禮於至聖先師孔子。官員職事人等,自今日為始,沐浴更衣,散齋一日,各宿別室,不飲酒,不茹葷,不吊喪,不問疾,不聽音樂,不理刑名。致齋一日,同宿齋所,思神飲食,思神居處,思神笑語,思神誌意,思神所樂,思神所嗜。各宜精白乃心,益加敬謹。戒之哉!

【舉迎神樂】奏《昭平之章》,辭曰:大哉孔子,先覺先知。與天地參,萬世之師。祥徵麟紱,韻答金絲。日月既揭,乾坤清夷。

【舉初獻樂】奏《宣平之章》,辭曰:予懷明德,玉振金聲。生民未有,展也大成。俎豆千古,春秋上丁。清酒既載,其香始升。

【主祭祝文】維某年某月日,某官某,致祭於至聖先師孔子曰:惟先師德隆千古,道冠百王,揭日月以常行,自生民所未有。屬文教昌明之會,正禮和樂節之時,辟雍鍾鼓成恪薦於馨香,泮水膠庠益致嚴於籩豆。茲當仲春(秋),祗率彝章,肅展微忱,聿將祀典,以複聖顏子、宗聖曾子、述聖子思子、亞聖孟子配。尚饗!

【舉亞獻樂】奏《秩平之章》,辭曰:式禮莫愆,升堂再獻。響協鼖鏞,誠孚罍甗。肅肅雍雍,譽髦斯彥。禮陶樂淑,相觀而善。

【舉終獻樂】奏《敘平之章》,辭曰:自古在昔,先民有作。皮弁祭菜,於論思樂。惟天牖民,惟聖時若。彝倫攸敘,至平木鐸。

【舉徹饌樂】奏《懿平之章》,辭曰:先民有言,祭則受福。四海黌宮,疇敢不肅。禮成告徹,毋疏毋黷。樂所自生,中原有菽。

【舉送神樂】奏《德平之章》,辭曰:鳧繹峩峩,洙泗洋洋。景行行止,流澤無疆。聿昭祀事,祀事孔明。化我蒸民,育我膠庠。

【崇聖祠祝文】維某年月日,某官某,致祭於肇聖王、裕聖王、詒聖王、昌聖王、啟聖王曰:惟王奕葉鍾祥,光開聖緒。盛德之後,積久彌昌。凡聲教所覃敷,率循原而溯本。宜肅明禋之典,用申守土之忱。茲屆仲春(秋),聿修祀事,配以先賢孔氏、先賢顏氏、先賢曾氏、先賢孔氏、先賢孟孫氏。尚飧!

山西現存較完整的孔廟(文廟)

【平遙文廟】位於平遙縣城東南隅城隍廟街。創建年代久遠。大成殿重建於金大定三年(1163),至今保存完好,是山西省現存最早的文廟大成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