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5 年,核戰爭的陰霾毫無征兆地籠罩了全球。當第一枚核彈在大氣層中炸開,刺眼的光芒如同太陽的憤怒宣泄,緊接著,連鎖反應般,各大軍事強國的核武庫被開啟,世界在短短數小時內淪為煉獄。
林海,一位資深地質學家,彼時正在四川西部的山區進行地質勘探。核爆的衝擊波震碎了山穀間的寧靜,他艱難地從坍塌的帳篷中爬出,望著遠方升騰的蘑菇雲,臉上滿是震驚與絕望。通訊設備早已在電磁脈衝中報廢,但他憑借多年的經驗,意識到這是一場波及全球的災難。
他帶領著一支幸存的勘探隊,驅車趕往成都。一路上,所見之處皆是斷壁殘垣,熊熊烈火燃燒著城市的殘骸,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焦糊味和放射性塵埃的腐臭。曾經繁華的街道如今空無一人,隻有偶爾傳來的建築崩塌聲,訴說著末日的殘酷。
當他們抵達成都時,這座擁有數千年曆史的城市也未能幸免於難。林海憑借著對城市地下結構的熟悉,帶領眾人闖入了一處未完工的地下城項目。這裏原本是為城市拓展空間而建,卻在陰差陽錯間成為了人類的避難所。
地下城的通風管道發出低沉的嗡鳴,林海盯著手腕上的輻射計數器,紅色數字在 37.8μSv\/h 處瘋狂跳動。他最後望了一眼防爆門外翻湧的鉛灰色雲層,那些裹著放射性塵埃的雨水正在腐蝕混凝土台階,發出細密的滋滋聲。
\"密封程序啟動,三、二、一!\"機械女聲響起時,八百噸重的鎢鋼閘門轟然閉合,將第 42 批避難者吞入地下。林海的防護麵罩瞬間蒙上白霧,他摸索著解開卡扣,鼻腔立刻灌入混雜著鐵鏽和消毒水的氣味。應急燈的冷光裏,未完工的隧道像巨獸的食道般向前延伸,裸露的電纜在潮濕的牆麵上投下蛇形陰影。
\"這裏是 B3 層種植區。\"穿迷彩服的工程兵揮舞熒光棒,領著人群穿過臨時架設的合金廊橋。林海踩到某種粘稠液體,低頭發現是滲漏的營養液,淡綠色液體裏漂浮著幾片畸形的菠菜葉——這些戰前培育的速生作物,根係已經變成詭異的紫紅色。
突然響起的尖叫聲讓隊伍停滯。前方有個女人癱坐在廊橋邊緣,她的嬰兒車卡在了鋼板接縫處。林海擠過去時,看見繈褓裏的孩子臉上布滿水泡,細小的手掌像融化的蠟燭般黏在防護服上。核雨滲透了劣質布料,這個在最後時刻降生的生命,甚至沒能見到地下城的第一縷人造陽光。
\"讓醫療組來處理。\"工程兵的聲音像生鏽的齒輪,他腰間的蓋革計數器突然發出刺耳鳴叫。人群騷動起來,林海感覺到後頸傳來針紮般的刺痛,防輻射服的腋下已經被冷汗浸透。當他們終於抵達中央廣場時,穹頂的全息投影正在播放緊急通告,淡藍色的總理影像不時被雪花紋切割。
\"...我們已經啟動千年生存計劃......\"信號幹擾讓聲音斷斷續續,林海注意到投影邊緣閃過一串異常代碼。他的地質勘探隊曾在昆侖山脈深處發現過同樣的信號源,那些深埋地下的神秘設備,此刻正在輻射雲籠罩的地表某處持續發送著加密訊息。
林海的心中充滿了疑惑和不安,他不知道這些神秘信號究竟代表著什麼,但直覺告訴他,這或許與人類的未來息息相關。他決定在安頓下來後,立刻組織人手對這些信號進行研究。
在地下城的生活並不容易。盡管有著九層蜂巢式的結構,每一層都有其明確的功能,但資源的匱乏和生存環境的惡劣,讓每一個人都麵臨著巨大的挑戰。人工藍藻培養艙提供的氧氣勉強維持著人們的基本需求,量子聚變核心雖然能夠提供穩定的電力,但真菌農場培育的食用菌絲卻難以滿足所有人的溫飽。
林海被分配到了地下城的科研區,他的任務是研究地表的輻射情況,尋找可能的生存空間。他帶領著一支小隊,通過地下城的通風管道,小心翼翼地采集著地表的土壤和空氣樣本。每一次外出都充滿了危險,輻射的威脅無處不在,但他們沒有選擇,隻有了解地表的真實情況,才能為人類的未來找到一線生機。
在一次外出采樣時,林海的小隊遭遇了意外。一名隊員在采集樣本時不慎觸碰到了一塊帶有強烈放射性的岩石,瞬間倒地不起。林海和其他隊員拚盡全力將他救回地下城,但最終還是沒能挽回他的生命。這件事讓林海深感自責,他意識到自己的責任重大,每一個決策都關乎著隊員們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