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俊軒殿後,完了,還麵向眾白骨,雙手合十,作了三個揖,口中還默默念道:“多有得罪!多有得罪!多有得罪!還望見諒!還望見諒!還望見諒……..”
“軒軒,快走了。”
“好!”
易俊軒趕快跟了上去。
“哇!這可怎麼辦?”蘇采兒驚道,“這不是亂石堆積而成,這是一塊完整的石壁啊。”
“什麼?!”易俊軒快步走上前,剛看到石壁,疑道:“有字?這上麵刻的是字嗎?”
“唔。。。真的哦。真的有字。”姍迪定睛一看,方才看仔細。
“三年春,湘湯縣旱災,民無收。時戰亂起,徭賦欲重,加民之負,民更不生。”曾子陽緩緩念道石壁上的文字。
“拜托,那邊還有字。你為什麼要從第三列開始念?”歐陽蘭玉無奈地歎道。
“是嗎?”曾子陽說著用手電向邊上照去,“果然哦!”
“墓誌銘?!”易俊軒看著這起首的三個字,不免沉思,心道:“******的墓誌銘嗎?這倒挺有意思的嘛!”
曾子陽從頭開始念:“墓誌銘序……”停了下來,“誒你說他們真犯毛病,這四個字還不寫一行?還非得吧‘序’字單寫一列,也是沒誰了。真搞不懂這古人。”
“你廢話真多!”蘇采兒接嘴道,“三年春,湘湯縣旱災,民無收。時戰亂起,徭賦欲重,加民之負,民更不生。時冬生長縣,拒不加賦,心為民之。然董氏政權,迫官下矣。生無奈,棄官離時,心憤然,開倉濟民。民悅。生遂隱於巽山而不世。”
“想不到這梅冬生還是個性情中人哪!”曾子陽插嘴點評。蘇采兒白他一眼,看著石壁,繼續念道:“六年,臨仙鎮蘭氏率民起義,連並諸鎮,聲勢遂大。官庭注意,引兵平之。蘭氏兄戰死,終言於芝士,兵不敵之,己不存之;力戰到底,不負民心。然寡不敵眾,濫不如精,敗之。芝士未能償願,飲恨隱於巽山。”
“臥槽!這個可就差點意思了。他哥哥明明說力戰到底,不負民心。這個蘭芝士倒好,一見形勢不對,拍拍屁股走人。還美其名曰‘未能償願,飲恨隱於巽山。’切!”
“曾子陽!你能不能閉嘴!?我們大家都能看得懂好吧?不用你再來解釋一番,浪費時間。”歐陽蘭玉實在是忍受不了他在那裏嗶嗶叨叨個沒完。
蘇采兒瞥了一眼曾子陽,又看向石壁,繼續念道:“五年,江南竹林,笙簫日夜,路人樵夫,時常駐足聆聽之,感精神大悅。竹林間有菊,各式各樣,顏色多樣。此處居子廖、荼伊。後戰火波及,多大官前來要之為樂為雅為知。不從,無奈,隱於巽山。”
“沒了!”蘇采兒用手電晃了晃,但真的已經到了盡頭。
“這不還差一個嗎?”易俊軒發問,“難道在石壁後麵?”
“不會吧?”曾子陽問。
“我也不知道。”易俊軒說,“隻有親自去看看。”
“可這要怎麼過去?”歐陽蘭玉問。
“這……的確是個難題。”易俊軒說著走向石壁,摸著,仔細端詳著。
“咦~”易俊軒突然發現石壁一個邊角貌似有類似於背包的東西。易俊軒緩緩走過去。
這。。。。。。這真的是個背包!可是……也就是說除了我們誤打誤撞進來之外,以前就有人進來過?而且,背包丟在這裏?那也就是沒出去!
啊!這不會的!
想到這裏,易俊軒下意識退了一步,並在心裏安慰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