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知縣委縣政府的決定後,夫妻二人大哭了起來,因為按照縣政府的指示李曉磊不僅建起了這個流浪人員接待中心的房子,而且裏裏外外都裝修一新。總共花去了他們不少的錢,原指望接待中心成立後能回收點錢,可是縣委縣政府的這個決定幾乎讓他們傾家蕩產,分文無收。
二人想到這裏抱在一起,又是一頓嚎哭。
旁邊的柱子和太子以為是縣政府要解散這個流浪中心,自己幸苦通過省考才考上的這麼個“鐵飯碗”將要被打碎,不由得傷心起來,他們抱著這對苦命的夫婦,各自哭各自的傷心。
------
於是,夫妻二人找了好幾次縣四大班子,答案就是這是“國策”,隨後扔下這對站在一邊發愣的夫婦倆。
李曉磊知道自己和老婆都是半文盲,不懂什麼叫“國策”,但是,哥哥李虎總是盛氣淩人的說:能在政府部門上班是你們的福分和造化,你們還想要怎麼樣?一頓呼喝讓李曉磊和張芹很是憋屈,有時他們也在安慰自己花點錢買個身份也劃算。
既然錢花完了,接待中心又要運轉下去,李曉磊咬一咬牙,不得不又下海經商,去****的建築去了,留下張芹和偌大的接待中心。有時,張芹看看這個中心,又看看自己一天天的衰老,三十歲的人六十歲的外型,有時在房子裏一個人把自己關起來------真想哭。
張芹讀書少,但是他相信讀書的人,更相信自己的弟弟“張有懷”。因為張有懷告訴他一個賺錢的門道:募捐。
由於接待中心的經濟緊張,張芹就帶著左為四處到縣內縣外的兄弟部門,慈善機構進行募捐,左為也是做的很出色,什麼時候該哭,什麼時候該摸眼淚。什麼時候講一些人們感興趣的傷心的故事。
“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家裏有深愛著我的爸爸和媽媽。可是,在我三歲的時候爸爸就因病離開了我,離開了這個家。半年後,媽媽在一場車禍中又離我而去,於是,我成了孤兒------”左為每每講到這時,總是哇哇大哭,接著就講述自己在外流浪的艱辛。如果左為前麵講的話是假的,前麵的眼淚是流給別人看的。可是接下來的流浪生活卻是真的,流出的眼淚也是真的。
------
小左為的傷心和感人每每會贏得人的同情,也是在這個時候,接待中心陪同的張芹等人也笑得很燦爛,他們可分不清小左為哪一句是真的,哪一句是假的,有時,也陪著在場的人滴幾滴眼淚。
左為發現隻要自己配合的好,接待中心的叔叔阿姨就會堆著笑臉,摸摸自己的腦袋,有時還會給幾塊巧克力。有時自己不想講的時候,那總會看到接待中心的叔叔阿姨們黑著臉,總講那麼幾句話:“小吊弄的。”“沒人要的。”“媽媽的。”左為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也不想知道這幾句話是什麼意思。
有時,接待中心的旁邊有幾戶人家的小孩子也過來這邊玩,但是每每看見左為就說:“這個是沒媽媽的兒子!是個乞丐!”說著一群人就走開了,沒有一個小朋友願意和他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