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1 後穿越時代(1 / 2)

父親教導我們時,常常以一句話開頭:“我們年輕時……”

有這句話開頭,尤其是喝了些酒後,父親會說一說他們年輕時的事情。說多了,身為他兒子的我,不想記憶也不行了。有時,我會想象父輩年輕時的樣子。這樣的想象多了,經常出現夢境。我竟然有了附體的能力,附到了父親身上。

我的父親叫王道。不明白父親的父親為什麼要取這樣一個名字。有意思的是,父親給我取名字可能是圖省事,在他的名字中間加上一個大字,我就成了王大道。更有意思的是,到了我結婚成家有了兒子時,我把我的名字中改了一個字,大改成小,我的兒子就成了王小道。我甚至設想,我的兒子結婚生子後,會給孩子起個什麼樣的名字。我倒是替兒子王小道想出一個主意,現在不是流行四個字的名字嗎,他的兒子、我的孫子就叫王小小道。

我想把父親王道說的一些往事,包括我夢境般的場景記錄下來。這樣,時間就回頭了,不知道這算不算穿越。反正,現在流行這個。就這樣,我也開始穿越了。挺是牛逼的,一個崇尚傳統方法敘述故事和行文結構的人也能穿越了。

我穿越過去的目的很簡單,同一些希望了解父輩生活經曆的人一樣,想知道他們的過往。因為,沒有我們的父輩,我們的工業就不會有今天的成就,我們的各方麵生活也就不會有今天這般的舒適和快樂。

“王大道,你有遞的快。東京的。”物業的人在樓下叫著。

摸不著頭腦的,以為物業的人把話說錯了。其實,沒說錯。物業說的話,我懂。

這個叫我的物業人員,喜歡貧嘴,尤其和我對話,常常把一些詞前後位置調換了說。譬如,他會告訴我,“奶牛箱的大門要關好了”。奶牛,奶牛箱,我住在高層建築裏,怎麼可能養奶牛。怎麼回事?其實,物業人說的是我家訂的牛奶,放奶瓶的箱子有時不知道被誰弄開了。牛奶到了他嘴裏成了奶牛。還有,放小瓶子牛奶的箱子門能有多大,他卻說成大門。我理解,這小子正處在後叛逆期。

我就住在物業辦公室的樓上。按這個物業人的說法,我這個樣子,住的狀態,成了他的頂頭上司。他對我就必須不折不扣服務到位。

這個物業人也隻是嘴巴上功夫,卻不實在。說是對我這個上司要不折不扣服務到位,卻讓我抱著1歲多的兒子從2樓下到1樓拿包裹。他卻有說法,說是拿快遞的人必須在遞的快名冊上簽字,他不能替代我,如果能夠替代,麻煩事就大了,他也就成了物業的頂頭上司。

拿到快遞,一看地址,竟然是父親王道快遞來的。

父親退休後,從城市裏搬到一個山窩窩裏。那裏曾經留下他青春的足跡。我去過那個山窩窩,那裏還有一些舊房舍,舊的廠房成了養雞廠和花房。據說,租這種地方養雞,硬件成本極低。一年隻要交3000元,就可以隨意用這裏的房舍和廠房。又據說,租山裏的舊廠房培植花草,成本就更低,周邊山上季節性的野生花草挖下來,放到塑料盆裏,弄到城裏就是錢。有的樹根竟然做成了盆景,賣老高的價錢。城裏人需要大量的花草放在客廳或房間裏改善空氣質量。

我勸過父親:“何必呢。你老家不在那個山窩裏。你去了那裏,不算落葉歸根。充其量,隻能算是尋訪古跡。不過,也不能算。古跡要有100年以上曆史。”

父親反駁我:“你懂什麼。感情這東西,有時說不清楚,就像年輕人談戀愛,愛上的是感覺,你問他們到底圖對方什麼,十有八九說不清楚。我現在,就是戀愛的感覺,情人眼裏出西施。”

在那個山窩窩裏頭養雞的老板,頭腦很精明,竟然招聘我的父親當雞倌。說父親閑著也是閑著,不如幫一幫他,多少也可以鬧個零花錢。父親就信了那個老板的話,當上了雞倌。笑話吧。一個上市公司的總裁最後當了雞倌。那個養雞場的老板到城裏賣雞時會做宣傳:“快來買雞啊,散養的,山裏的,總裁王道到山裏養出的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