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蹋頓真的容易被人控製嗎?答案是否定的。能否一路從一個小部落的首領成長為烏丸人,別的先不論,單是這份眼光,就高過許多同齡人。蹋頓很清楚這河北究竟是誰說了算。表麵上接受了崔家送來的禮物,可一扭臉蹋頓便將此事告知了袁熙,袁熙得知崔家私下聯絡蹋頓一事很是憤怒,但他不動聲色,隻因為此時崔家還控製著十幾個郡縣,一旦逼急了他們鋌而走險,倒黴的就是自己的河北。
袁熙表麵上按兵不動,但私底下卻在不斷的往崔家人的身邊安插親信。崔家遭逢大難,人員損失慘重,正是大肆招攬人手的時候,袁熙選中的人也因此順利混到了那些崔家官員的身邊,成了要人命的一支毒箭。
對付崔家不可急於一時,袁熙對此心知肚明,而眼下與朝廷的戰爭才是當務之急。袁熙會不顧前線戰事趕回鄴城,一是為了朱靈的事情,二就是麵見蹋頓,請他出兵相助。對於袁熙的要求,蹋頓並沒有多少猶豫便答應了下來。
蹋頓是個聰明人,他很清楚大漢朝廷對待異族的態度,自己雖是烏丸王,可相比起匈奴、鮮卑亦或是更早之前的羌氐諸部,自己的力量還是顯得薄弱了一些。看那些歸順了大漢的各族如今的情況,平民百姓還好些,可昔日各族的首領卻隻能待在長安吃閑飯,而這種結果是很有上進心的蹋頓所不願接受的。
好不容易到手的權利豈能輕言放棄,不到萬不得已,蹋頓是不會考慮效仿匈奴或者鮮卑歸順大漢朝廷的。而自己勢單力薄,想要正麵剛大漢朝廷不太現實,所以蹋頓很清楚自己與袁熙是一根繩上的螞蚱,誰也跑不了。
蹋頓的答應極大鼓舞了袁熙對抗朝廷的決心,至少自己不再孤單。為了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袁熙與蹋頓約定,秘密行軍不要聲張,隻等漢軍得意時突然殺出一戰而定。
可事情真能如袁熙所期待的那樣順利嗎?此時的漢軍正與袁軍在濮陽城外對峙,高覽的詐降已經叫劉協識破,高覽、田豐自以為得計,卻不知劉協與眾謀士已經挖好了坑,就等著高覽自己跳下去。
袁熙的臨時離開並未讓田豐改變原定計劃,按照田豐與高覽討論的結果,高覽會以詐降為名義混入漢軍大營,隨後等與田豐約定的時間一到便在漢軍大營內突然發難,一戰擊敗漢軍。
高達第二次來到劉協的麵前,言說了高覽率部趕來歸降的時間。劉協知道後也沒多說什麼,隻是叮囑高達提醒高覽一切小心,到時他會命曹彰率部前去接應。可等高達一走,劉協立馬便讓人找來了賈詡、曹彰跟關平。
“聖上,那你是準備當麵拆穿高覽的詐降還是將計就計,等田豐準備與高覽裏應外合之時再發動?”賈詡慢條斯理的問道。
“我當然是想要摟草打兔子,把這兩人一並收拾了。”劉協毫不猶豫的答道。隻是幹掉一個高覽有什麼意思,能占多大便宜就占多大便宜才是王道。
“既然聖上如此打算,那我等就好做事了。”得了劉協準確答複的賈詡頗為自信的說道。
“哦?文和計將安出?”
“高覽來降,按兵不動,待他在營中安穩下來,隻要在他們的飲食中動點手腳,自然不用費一兵一卒。至於田豐,到時請君入甕即可。”
“好主意。”劉協點頭讚道,隨即又問曹彰道:“子文,你皺眉頭做什麼?難道你覺得此計不妥?”
“聖上,賈先生此計當然沒有問題,就是末將覺得,下藥這種手段是不是有點太下作了?”曹彰猶豫了一下,還是堅持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下作?子文,你記住,為求勝利當不擇手段。下藥雖然手段不怎麼光明磊落,但至少可以保住那些士卒的性命,讓他們可以活著回去與家人團聚。雖說打仗難免死人,但子文,我還是希望你們為將者可以更愛惜士卒一些,不要為了個人的榮譽便枉顧士卒的性命。我相信你與關平聯手可以生擒活捉高覽,可為了彰顯自己的勇武便不顧惜手下士卒的性命……”
“主公,我錯了,別念經了成不成?”曹彰求饒道。
“哼,算你識相,這回就饒了你。不過你記住,高覽詐降過來時若是因為你而讓他有所警覺,那我保證以後肯定要拉著你說三天三夜的道理。”
“主公放心,末將一定不敢誤了主公的大事。”曹彰趕忙保證道。
……
三日以後,高覽趁著夜色率領三千人來到與劉協事先約定的地點,在曹彰的掩護下順利進入漢營。一直等待消息的田豐得知高覽已經進入漢營,不由暗鬆口氣,可他不知道高覽此去如同羊入虎口,是有去無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