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們的生活無疑比古代更加豐富多彩,要處理的信息也更加繁雜。唯有加快生活節奏才能滿足各種需求,因此,家具也必須跟上時代的腳步。今天的家具可以說是千姿百態,色彩豐富,款式新穎。這些為現代生活方式和家居環境量身打造的家具,充分考慮到各類人群的使用需要,居室大小、使用功能、風格喜好等等因素。從豪華別墅的高檔家具,到單身公寓的折疊沙發,可以說是應有盡有。現代化的流水線作業,大幅度地降低了生產成本;五金配件的廣泛使用,不僅解決了運輸安裝的繁重勞作,更可以實現隨心所欲的組合變化。人口的流動性、財富的急速變化、便捷的資訊交流,都影響著家具的形式,也影響著家的感覺。
家具的發展與改變
家具是耐用品,可以使用一輩子甚至幾輩子。但現代的家具逐漸在向消費品轉化,壞了要換,舊了要換,過時了要換,當然有了更喜歡的款式也要換。盡管觀念上與過去有了很大的不同,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卻是從古至今都沒有什麼不同的。人們也想盡一切辦法使自己的生活更舒適和方便,家具就是這樣出現的,也是在這個動機下,不斷地發展和改變著。
當人們走向了定居生活,開始有了家,有了家具,盡管那時的家具還很簡單、粗糙,但它首先的功能就是實用性。人們很快地就賦予了它禮儀上的、美學上的種種功能。人類的進步、文化的傳播,深深地刻畫在了一件件家具上。麵對那些傳世家具,我們可以猜想,是什麼樣的人在這上麵憩息生活?那些結構、裝飾後麵承載著怎樣的傳統,蘊含了怎樣的情感與生活?
從日常起居、工作學習,到婚喪嫁娶、招待親朋,我們都離不開家具。正是由於家具和人類如此地親密,我們才能夠透過它看到一個個時代的生活方式。
比如清代的時候,官員的服飾就有各自存放的地方。朝服有朝服櫃,官帽不得隨意亂放,一定是放在專門的帽架上。
官帽架
鄒靜之第一次見到這個官帽架的時候,他也不知道這是什麼,架子的三條腿雕刻的是螭虎龍,有的人管這種龍叫草龍,它的做工非常精美。最主要的是一件櫸木的架子會出現這種包漿,讓他愛不釋手,他覺得沒有三百年這種包漿是出不來的。而這就是古董家具和新家具最大的區別,新家具是完全沒有這種感覺的。
麵盆架
隨著生活方式的變化,很多的家具失去了實用功能,漸漸地被淘汰了。比如,現在家裏有衛生間的越來越多,過去的臉盆架也就失去了作用。另外,過去家家都有的小矮方桌,現在也越來越不多見了。
火盆架
還有一種器物則是在更早就銷聲匿跡了。在那個沒有電、沒有暖氣的時代,家家戶戶用來取暖的主要方式就是炭火盆。火盆通常放在一個架子上,架子的麵板中間有圓孔,用來安放火盆,周圍有鼓釘墊著,免得烤壞木材。隆冬季節,置於屋子中央或炕上,通紅的炭火溫暖著一家人。
現代的工藝與傳承
家具的從有到無,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時代的結束,而家具的更新換代也催生著工具的不斷革新。
現代化的木工工具,除了大大節省了人工和勞力,也創造了很多現代的工藝。用於製作家具的材料也更加豐富,金屬、塑料等各種新材料都加入了家具的這個大家庭。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也在催生著更新更完備的木工加工工具。
觀複博物館馬未都先生說:“明代後期是家具製造的黃金時代,在中國的家具加工曆史上有一種平木的工具叫作(sī),它是刮削木頭用的工具,就是使木頭變平。刮削有一個問題,就是如果木頭過硬,用 是刮不動的。因為刮的時候,它會跳刀。所以,中國在嘉靖以前的宮廷家具,凡是帶年款的都是漆家具,因為漆家具它不需要刮平,越麻越容易掛住灰,然後髹漆、雕刻、繪畫,然後成為名貴的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