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一至三畫(1 / 3)

《一瓢詩話》清薛雪撰。一卷。薛氏為葉燮門人,此書論詩多申師說,強調“學詩須有才思,有學力,尤其有誌氣,方能卓然自立,與古人抗衡”。有乾隆五十九年(1794)掃葉村莊精刻本。197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杜維沫校注本,與葉燮《原詩》、沉德潛《說詩晬語》合為一冊,收入《中國古典文學理論批評專著選輯》。

《二程集》原名《二程全書》。北宋著名理學家程顥、程頤撰。六十五卷。程氏兄弟二人俱學於周敦頤,後世合輯二程著作為本書。文集中包括《二程遺書》二十五卷、附錄一卷(行狀)、《二程外書》十二卷、《明道先生文集》五卷、《伊川先生文集》八卷、《伊川易傳》四卷、《程氏經說》八卷及《二程粹言》二卷。顯然,本書是二程全部著作的彙集,不過其中程頤的著作居多。《遺書》是二程的弟子們記下的二程語錄;《外書》是《遺書》的補編或續編;《文集》是二程的詩文雜著;《經說》是二程對部分儒家經典的解說和發揮。以上四種在宋代均單獨刊行,也曾合在一起刊行,稱《程氏四書》。《易傳》是程頤對《易經》的注釋,《粹言》是二程弟子楊時“變語錄而文之”,這兩種在宋元時也曾單獨刊行。明清時才把上述六種書合刊為《二程全書》。以1980年中華書局點校排印本為最新。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章回小說。清末吳趼人(1866—1910)撰。一百零八回。是書為自傳體小說,描寫清末社會的黑暗腐敗,表現出改良主義的思想傾向。文筆較為生動,是近代暴露小說代表作之一。最早發表於光緒二十八年(1902)之《新小說》雜誌。後由上海廣智書局出版單行本。現通行本為1956年上海文化出版社與195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十三經注疏》始刻於南宋紹熙年間,現通行本為清嘉慶年間阮元校本,附校勘記。四百一十六卷。《周易正義》十卷,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正義》二十卷,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毛詩正義》七十卷,漢毛公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周禮注疏》四十二卷,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五十卷,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禮記正義》六十三卷,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春秋左傳正義》六十卷,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春秋公羊傳注疏》二十八卷,漢何休注、唐徐彥疏。《春秋穀梁傳注疏》二十卷,晉範寧注、唐楊士勳疏。《論語注疏》二十卷,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孝經注疏》九卷,唐玄宗注、宋邢昺疏。《爾雅注疏》十卷,晉郭璞注、宋邢昺疏。《孟子注疏》十四卷,漢趙岐注、宋孫奭疏。1980年中華書局出版《十三經注疏》影印本。

《人物誌》三國魏劉劭撰。三卷。有九征、體別、流業、材理、材能、利害、接識、英雄、八觀、七繆、效難、釋爭等十二篇,以品賞人物的才能和情性為內容,根據人物體別與行為論斷人物的內心活動。論人物以“中和”為貴,重視人才能力差異,量能授官。為魏晉時期人物思想、心理方麵的重要典籍,有《四部備要》本。

《人境廬詩草》詩集。清黃遵憲(1848—1905)撰。十—卷。為近代改良主義“詩界革命”之代表作,以“我手寫我口”之筆法描寫帝國主義的侵略罪惡與封建統治者的黑暗腐敗。善於以長篇歌行體真實地刻畫近代中國的社會慘象,充滿愛國主義熱忱。收詩六百餘首。現有今人錢仲聯箋注本,1957年古典文學出版社出版。

《幾何補編》清梅文鼎(1633—1721)撰。四卷。成書於康熙三十一年(1692)。這是一部研究正多麵體和半正多麵體的立體幾何著作。梅文鼎獨立導出正四麵體、正八麵體、正十二麵體和正二十麵體的體積公式,並獲得計算各正多麵體內切球徑及體積的方法。有《梅氏叢書輯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