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嶺,位於大燕山脈中,山下有一條小村子,因此得名——燕子嶺。村民們都希望能像燕子一樣,飛出這大山,翱翔天際……這裏青山環繞,山外山,連綿不絕。說得好聽一點,可以稱為世外桃源;說得不好聽,就是十萬大山中的山旮旯……
村子對麵的小山坡上,一個四合院式的青磚瓦房裏,四個孩子正在習武、切磋武藝。因為他們閑得實在沒事做,這個山頭上隻有兩戶人家,隔壁還是個精神病人,山下是條鄉道,偶爾有車輛往來,聽說經常有人販子經過,還會順路拐賣小孩。孩子們年紀小,嚇得不敢出屋。
家裏沒有電視機,沒有錄音機,沒有收音機,沒有玩具……更沒有其他的娛樂,隻能練練爺爺留下的武功秘籍,消遣這無聊的時光。
弟弟吃力地舞著根竹杠,在練一套棍法。他喜歡少林棍法,總覺得一寸短一寸險,棍子比較長,容易克敵製勝……
我盤膝而坐,閉目冥想,感受著周圍的氣息。我喜歡練中國氣功,因為我人比較笨,三歲多才學會走路,總覺得是全身氣血不暢,才導致三歲都不會走路。想著練了氣功,就能打通任督二脈,就能練就絕世神功。練了一年多,也終於有氣了,隻是很生氣!練了一年多,身體什麼變化也沒有,越練越生氣,越練越泄氣,可還是堅持天天練,幻想著總有一天自己會成功的……
姐姐在我對麵,盤膝而坐,運氣練功。她曾去過對麵的村子,看過電視《劇射雕英雄傳》,覺得裏麵的九陰真經很厲害,是一個很適合女人的武功,可是練來練去總是練不出九陰白骨爪,因為經常要幫家裏幹活,不能留長指甲,抓人也不疼,所以便放棄了。後來她又看了《笑傲江湖》,覺得葵花寶典還不錯,此功以快為主,令對手看不出破綻,沒有還擊的機會。練了此功,她的動作倒是快了很多,快速洗澡,快速做家務,快速寫作業,快速……導致後來又快速結婚,快速生孩子……
四哥(家族裏兄弟姐妹多,我的親哥哥排行老四)瀟灑地揮著一把青竹劍,有節奏地舞著。之所以稱為青竹劍,它還真是青竹片做成的,也隻有劍的輪廓。四哥喜歡練獨孤九劍,這武功隻攻不守,正所謂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也很符合他的性格,勇往直前。他還很崇拜獨孤求敗,他總覺得高手中的高手就應該是孤獨、寂寞的,一敗難求!我也覺得他是一敗難求,記事起,我還沒出過家門,家中的比武也總是哥哥拿第一!不過到了後來,他就恨透了獨孤求敗,高考三年,年年考不上,由獨孤求敗變為孤獨求勝!
叮叮當當……嘿嘿哈哈………
又一場比試下來,結果還是不出意外,我又成為了倒數第一,手掌哪能去跟竹劍、木棍硬碰,一手接不住,也隻能認輸;力氣也沒姐姐大,一下子就被她摁倒在地上,也隻有喘氣、認輸……弟弟的竹杠能跟哥哥的竹劍抗衡,不過力氣倒是沒有哥哥大,也隻能低頭認輸,拿了個第二……
我垂頭喪氣,坐在簷階上唉聲歎氣,弟弟跑過來對我說:“五哥,你跟我練少林棍法吧,這功夫容易學、威力大,說不定我們合力,就能打敗四哥那獨孤求敗……”
“不學,我就練氣功!這內功,一開始確實是比外功難學,等練成了氣功,威力絕對要比少林棍法大!”我堅定地說。
“那你就慢慢練吧,我就看你越練越生氣,越練越泄氣,越練越沒氣!”弟弟無趣地說。
“小屁孩,少見多怪!”我不由得吐槽了一句,便又閉目回想往事,不再搭理他們。
我想不明白的是,為什麼在自家山頭上還會住著一個外姓的精神病人,曾經跑去問父親。父親說,那是改革開放以前的事,老吳天生就患有間歇性精神病,時而正常,時而不正常,在他20歲那年犯了一次大病,砍傷了村子裏的很多人,就被他的親弟弟和村民們趕出家門,逐出村子,驅趕到村子對麵的小山坡上。
改革開放後,村裏分田、分地、分山,父親就分到這個山頭。再後來,因為家族裏的人口多,大伯、二伯、四叔、五叔都打算分家。父親就另找地方建房子,便找來了一風水先生和他一起挑選宅基地,在村子裏轉了一圈又一圈,最後還是覺得在老吳家旁邊建房子最合適。風水先生說,這裏是塊寶地,若在這裏建房子,必定發大財,子孫滿堂,家族興旺!
父親倒是覺得這裏風景優美,山上樹木多,建房子所需要的木料,可以就地取材。山下是條鄉道,建房子運材料也方便,以後出行更方便……就這樣,父親就在這裏建房子,安家了!
我從出生起就住在這孤零零的山頭,父親也總是叮囑我們,沒事不要出門,小心瘋子。
砰砰砰……門外傳來一陣急速的敲門聲,“小朋友,你們爸爸媽媽在家嗎?我是他們的朋友,請開門!”一人邊敲門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