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突發奇想的一次嚐試,以前看人寫小說,似乎沒有一個題材是以學習某款編程語言為題材的。印象中曾經看過一部關於黑客的小說,其中就說到主人公自己編程的功力了得,隱居某家小的軟件公司,結果被公司小人陷害,但是他並沒有被坑到,而是利用自己超強的能力,讀懂了別人“有意為之”的複雜的代碼,順利地完成了任務還贏得了美女的芳心,同時也實現“扮豬吃老虎”的神跡,看了之後大快人心。卻從來沒有夢想著有一天,我也能夠嚐著寫寫有關學習某款編程語言的心路曆程。把自己的故事寫進小說,讓人看了之後覺得書中人是自己,也不是自己。
這是一部小說,也不是一部小說,因為沒有太多的人物關係,偶爾會有一兩個人物穿插進來,但是,主線還是隻有一個叫做古屋的年輕人在學習易語言過程中的點點滴滴,有苦有甜也有淚有笑。我就簡單地稱其為自傳性的散文小說吧,兼具小說的長長的敘述作用以及來自散文那種自由散漫的寫意性,我想把小說寫給那些和我一樣經曆的小夥伴們,如果這些文字間能夠有一到兩句讓他們共鳴的話,或許這就是這部小說的價值所在了。這個小說的名稱是網絡上一直存在的一個計劃中網絡劇,好像是易語言官方想主導拍攝的卻沒有實行的,現在再去百度這幾個詞,還是隻能夠看到百度百科上停留在介紹的階段,真的是可惜隻有規劃沒有行動。而我就想心動不如行動,正巧有了一絲靈感,就借用這個名字,寫一部小說,實現一個個關於易語言的故事。讓屬於別人和我的故事,能夠通過文字來浮現出來。寫一些自己不了解的故事,是寫不出自己的感悟的,而當這些事情就發生在自己的身邊甚至就是在自己的身上,“我手寫我心”,我隻想寫出對易語言的那份情。
關於易語言,不得不多嘴說說這款編程語言。它在編程界似乎屬於姥姥不親舅舅不愛的境地。上個知乎看一圈,基本上從噴易語言的創始人到易語言的使用者,然後再到這款語言的生存環境和給編程界所帶來的“毀譽”。其實,仔細打量這些言辭,你除了氣憤,還應該有一絲冷靜和清晰。我們不能因為自己是易語言的使用者而絕不容許別人對此的詆毀,有不足我們要承認,而且我們必須是要認識到,一款被很多業內人士所詬病的編程語言,不可能完美無缺。它卻是有不足,不過,它的這些不足,其實並不是到了一無是處的地步。我喜歡其中有人對易語言比較中肯的一句話評價:“易語言實現了讓中國更多不會編程的人學會編程。”而我,就是活生生的一個例子,我寫這部小說,不是為了證明別人的觀點是錯誤的,而是為了證明給那些還是用著易語言或者曾經用過易語言的讀者看,易語言真的能夠改變一個“編程小白”。易語言是一款主打中文概念的編程語言,在資深的編程人士眼中,可能是一款盜版C語言的山寨貨,這讓我想到了QQ,其實作為工具,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好與壞。都說科技是一把雙刃劍,可能我們十多年前都沒有想到如今的QQ會成為企業辦公的必備軟件之一,或許我們也可以類想一下,再過一到兩年,易語言成為大部分編程人手裏必備的一門語言工具。並不是說學習了易語言就不需要學習別的語言了,而是一種對工具使用的普及,某些領域,可能用易語言編寫代碼會更快捷一些,在測試某行代碼是否可行的時候,利用易語言作為備選的驗證手段等等。就好比,你可以同時上著QQ和YY,但並不因為上了QQ而一定就不能夠上YY,都是一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