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猛虎藏柙 第十一回 孝義黑三郎(中)(1 / 3)

詩雲:

早生華發偏多情,心恨黃巢業微行;總是驅狼吞虎策,緣何義氣劣朝廷?

但說那晁蓋十分好客,看他義氣,十分推拒不得,庭院裏擺開酒筵,一邊命莊客嚴密打探縣城裏情形,當夜微微熏醉,不曾見有事發。

翌日一早,這晁蓋又命人擺開酒筵,再請趙楚入席,酒方三巡,迎頭飛奔來個莊客,立庭叫道:“本不敢攪擾主人性質,那縣城裏兩個公幹,攜十數在班衙役往莊內來。”

晁蓋大吃一驚,忙看趙楚,見他坦然自若飲酒,心下敬佩,又得吳用暗示,乃教莊客:“伺候好酒肉,卻休趁早擺上,這兩個倒不曾折了義氣,隻畢竟事關重大,不得不防他。教院丁莊客齊備器械,但見一言不合,一起殺出便是,不可墜大郎險境之中。”

在座諸人,心內均有算計,便是劉唐這等人物,雖埋怨趙楚此來甚不為周到,暫且也隻得按捺,跳起來綽刀叫道:“哥哥,甚麼時候,也來分說這許多?來者不善善者不來,隻請哥哥在此安坐,待小弟迎頭截住,好殺他個片甲不留。”

晁蓋忙要勸阻,吳用勃然作色喝道:“你這廝,我等失陷,晁大哥祖業毀於一旦是小,若教那衙門裏起疑,點兵馬來困,趙大郎一身安危係者諸多,倘若一時有失,江湖裏怎生教晁大哥為人?小生之見,此必定縣城裏時文彬猜知水泊外大戰,一時顧及不得縣城,因此教那兩個外出作些模樣而已,這等奸胥猾吏,倘若不願,那時文彬也奈他無何,此來無非如今東平府事多,隻圖打些秋風而已,莫可大驚小怪。”

劉唐十分聽命與他,隻好將樸刀棄了,又往公孫勝瞧來。

公孫勝本聞此訊,也是大吃一驚,他本不是個清心寡欲的道者,查察人心頗有心得,初時便有猜想,暗道若非這趙大郎刻意引官府來,必然便是那官府裏人連日禁出十分苦悶,因此要來晁蓋莊上撒火,而後吳用一番言語,心內確實了如此,便也來勸。

隻看這公孫道人,本他是個江湖裏雲遊的,性情乖戾,偏生不是個自在人,聞聽得江州蔡九生辰綱昨年為人所劫,心下便動,暗暗探查路徑,終爾有七星聚義之事。然則卻教個貿然的客,生生將中折斷,當時眾人無計,這四個歸來,提心吊膽不提,又教梁山泊裏一遭,將官府裏眼光都引了去,因此風聲漸緩,正商議彼此照應。如今眼看劉唐誤事將起,他明知這等粗豪漢子,麵子上倒好奉承他,卻未必真個當了了得,也知倘若隻這智多星一個嗬斥,晁蓋倘若發作不得,果然壞事。

當時將個劉唐,輕輕按住臂膀裏一處大筋,微微一頓,便在長凳上坐了。

那劉唐駭然吃驚,他本是落魄江湖裏粗漢,殺人放火隻看手段高強。如今投來東溪村,先番便看那文縐縐吳用將個銅錘使得端得好處,又這清清瘦瘦道人,竟也臂膀裏隻這一按,便似萬鈞力氣,盡都如水泄了,明知本領高強,當時不敢發作,隻是口子上不忿。

這公孫勝便笑道:“劉唐兄弟一條好漢,留有用之身,不怕來日不做好大事來,何必與他衙門裏一幹勾當來事?貧道自知以你這等漢子,拋卻性命本是尋常,隻是不曾想,此處既有晁大哥祖業,又有趙大郎孤身而來,兩廂裏,隻若誤卻一處,便是你這兄弟去了,也能心安?”

劉唐霍然不忿,叫道:“他甚麼能耐,敢吃住俺三拳兩腳?一柄樸刀在手,來一個,便一個,來一雙,賺卻去!”

公孫勝讚道:“劉唐兄弟真好漢子,隻若就此殺散他三五十人衙役並著步廂軍,晁大哥與學究兩個,往後何處漂泊去也?古人也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劉唐兄弟好義氣,便是誠然不得不如此,寧教他二位,也如你我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