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賣人參(1 / 2)

最近沒靈感!來的晚了些!!!!!!!

接下來幾日,劉海都在修煉中度過,藥材也都慢慢成形,人參都有百年之久,劉海打算去賣掉一些,然後花了近半個小時,才小心翼翼地將這株百年人參從土壤裏挖了出來。

在池塘裏用水清洗了一遍後,這株人參露出了真麵目,隻見它手腳俱全,身形靈秀,形狀極為似人,特別是中間部位最為神似,臀部、大腿根和下*體栩栩如生,李時珍描述人參時,曾說“俏人形者神,類雞腿者力洪”,說明這兩種形狀是人參中品質最好的。

劉海對人參了解不多,但也知道人參分為好幾個等級,鑒別一支野山參,往往從蘆、紋、皮、體、須這“五形”上進行鑒別。

他手上的這株人參雁脖蘆下邊的紋路又深又密,數十根須根又長又疏,上邊還有很多珍珠點,一看就不是凡品,最重要的是,這株人參完美無缺,幾乎找不到半點瑕疵。

劉海找來電子稱和尺子,將人參測量了一下,鮮品連枝葉在內重386克,不算參須,體長37厘米。

為了掩飾,劉海特意在太陽底下將人參曬了幾個小時,將枝葉曬得萎蔫了一些以後,再找來一張報紙,將其包了,直奔湖州的一家大藥鋪濟世堂,找到值班的人,說明了來意。(虛構的!不要在意!也不知道有沒有!嗬嗬)接待葉泉的是一位叫的吳華經理。

劉海將報紙打開,取出了人參,向對方笑道:“人參就在這,是不是真正的百年人參,你們總能鑒別出來吧?”

聞聽此言,吳華點了點頭,雖然現在的人參市場魚龍混雜,真正的野山參隻占了1%,而且各種作假的手法層出不窮,最典型的是“體蘆參”。

人參是蘆越長,代表年份越長,價格也較高,不法商人會把種了2年的參挖出來,把參的“體”用東西纏上,再放回土裏種植,這樣“種”出來的參乍一看“蘆”很長,年份很老,其實這“較長的蘆”並非是真正的參蘆,而是這支人參“體”的一部分。

另外,還有像拚接、刻紋和插入金屬異物等更多的造假手法,不是專業的鑒定人員,還真摸不透這裏麵的渾水。

但作為兩百年的老店,有自己專業的鑒定師傅,自然不會怕別人拿著假貨前來自取其辱。

見到劉海的人參,吳華仔細地打量了幾眼,作為中藥店的一名經理,他對人參也有一些了解,在他看來,眼前的這株人參實在是不太靠譜,首先太過完美了,簡直完美地不真實,就像是活著的藝術品,而不是深山裏的野山參。

其次是太像人了,雖然民間有“人參娃娃”的各種傳說,但這麼像人的人參他還真沒見過,如果隻看圖片,他甚至會懷疑這是用人型模具種出來的。

而且吳華見過的百年人參要大得多,許多百年以上的人參都有幾個分莖,還有“七兩為參,八兩為寶”的說法。

劉海見對方顯然是不太相信他的人參,道:“吳經理,這人參有什麼不妥嗎?”

吳華連忙搖了搖頭,他雖然是經理,但藥材的鑒定,他說了不算,鑒定的水平連半罐水都不是,當下向葉泉道:“劉先生,你在這稍等一下,我去請鑒定師傅過來。”

劉海點了點頭,耐心在接待室裏等待。

十來分鍾後,吳華帶著一位老者和一位三十多歲的男子,走了過來,聽他的介紹,這兩人正是回春堂的鑒定師傅,老者姓朱,另一位男子姓蔣。

朱老須發半白,起碼也有七十多歲,不過保養得極好,雙目有神,精神矍鑠,用鶴發童顏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另一位蔣姓男子則是他的學生。

朱老接過劉海的人參,將其放在了手中,口中驚奇地道:“咦?這株參枝葉還帶著青翠,怕是挖出來還不到一個星期吧?”

劉海點了點頭。

朱老看著這株人參,見它的豐滿性、完整性都達到了最極品的標準,而且漿氣足,沒有病癍也沒有疤痕,肢體完好淨皮潔淨,在心中連連點頭,隻是臉色越來越古怪,他身邊的蔣宏宜小聲問道:“師傅,這株人參有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