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解密兒童性侵犯(1 / 3)

肖肖是個4歲的男孩兒,每周末都會去體育館上兩個小時的遊泳課。一天,肖肖被保姆接回家後嘴裏就嘟囔著:“我不喜歡石老師……”石老師就是他的遊泳教練。

“為什麼呢?”媽媽邊給這個淘氣的“小花貓”擦臉邊問,心想,肯定是今天又挨批評了。但是,肖肖說出的結果讓媽媽愣在當場。他說他的遊泳教練在洗澡的時候總是摸他的小雞雞,這讓他很不舒服,他不想再去學遊泳了。

性侵犯已經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彙了,我們甚至聽到過這方麵更可怕的事情。但是,很多父母雖然有所觸動,卻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會有這種遭遇,總覺得它離我們還遠。但是,雖然國內還沒有權威的統計數字,但據美國國家失蹤及受虐兒童中心(NCMEC)統計:有1/5的女孩和1/10的男孩在18歲以前受到過性侵犯;而12歲以下的兒童中,4歲寶寶被侵犯的情況最為嚴重。

很多時候,我們難以界定某種騷擾行為是不是性侵犯,但是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天使一塵不染,希望他的周圍沒有烏雲圍繞。在這裏,我們給你一些信息,幫助你警惕孩子身邊這種難言的危險。

陌生人v。s。好鄰居:誰對孩子威脅更大?

父母們通常認為陌生人對孩子的威脅最大,實際上大多數侵犯者都認識受害者。這些人一般看上去不像壞人,甚至有可能是非常受歡迎的老師或者輔導員,也有可能是我們熟悉的人,比如親戚、鄰居、繼養父母或者朋友。根據美國司法部統計,這些侵犯者大多是男性,但是在對6歲以下兒童進行性侵犯的案例中,女性占了12%。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性騷擾者中約有20%是青少年。

兒童性侵犯者通常是戀童癖,他們可能是性無能,也可能與常人無異,可能未婚也可能已婚。他們中有的在未成年時期曾遭受性侵害;有的沉迷於兒童性侵犯的色情片並加以模仿;還有的本身性格孤僻、缺乏自信,他們的欲望強烈但在成人的世界裏卻得不到滿足,所以轉向了容易受誘惑和恐嚇的兒童。這些人的性侵犯行為往往持續多年,他們事前有預謀、侵犯行為固化。他們絲毫沒有罪惡感,所以難以改變。

孩子們是怎樣被引誘的?

第1步:侵犯者會做一些準備工作,專家稱之為“偽裝”。他可能會通過送禮物、多加表揚讓被鎖定為目標的孩子有一種優越感。他也有可能先測試一下孩子的可信賴程度,比如告訴孩子某些有關他自己生活的事情並且讓孩子保證不說出去。就像美國兒科學會(AAP)的南茜·柯羅格博士所說:“性侵犯者關注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受害人能夠保守秘密。”

第2步:侵犯者開始對孩子進行性接觸,並且愈演愈烈。不幸的是孩子通常不會把這種事情告訴家長,因為她不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雖然她開始覺得這種行為不對,但是這畢竟是一個她親近並且信任的人,而且這個人對她講他的行為沒有錯——侵犯者往往會說對孩子說:“我隻是在教你長大後如何與男孩子交往”或者是“沒關係,你不覺得這樣很舒服嗎?”這樣,可憐的孩子就在猶疑中長期忍受踐踏。

第3步:如果孩子在受到侵犯後反應強烈,要求施虐者住手或是努力逃脫,侵犯者通常會以孩子最害怕的事情為要挾。他有可能說:“如果你說出去,我就對你不客氣。”或者“如果你告訴你媽媽的話,我就會告訴她你打破了家裏的花瓶而她還不知道。”

保護孩子的方法

1、明智的告誡

由於性侵犯會在很小的孩子身上發生,因此建議家長從孩子3歲起使用一些既簡單易行又不會嚇著孩子的做法來保護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