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補考
一曲新詞酒一杯
去年天氣舊亭台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國香徑獨徘徊
這首人們熟悉的《浣溪沙》是北宋著名詞人晏殊寫的。晏殊是江西人,從小就勤奮好學,聰明過人,被人們稱作“小神童”。
皇上也聽說了“小神童”晏殊的才名,他看了晏殊的文章,很是欣賞。皇上對大臣張知白說:“這晏殊小小的年紀就能寫出這麼好的文章,真是讓人佩服。如果這文章果真是出自晏殊之手,實在是應該破格提拔他。”
張知白一聽,立即命手下人到江西找到晏殊,把他帶到京城。
晏殊的父母聽說皇上要破格提拔自己的兒子,都非常高興。母親連夜為晏殊趕製了一件新衣服,父親千叮嚀、萬囑咐,要晏殊老老實實地做人。晏殊的老師想:皇上這次召他進京,一定會出題測試他的才學,應該讓晏殊做做準備才行。於是,老師就猜了幾個題目讓晏殊做,文章寫好後又叫他改了幾遍,這才放心地讓晏殊走了。
晏殊到了京城,正趕上每年一次的科舉考試。晏殊是選送給皇帝的“小神童”,是保送生,原本是不用參加考試的。可是,晏殊卻不願意被特殊對待,他覺得大家應該公平競爭,憑本事錄取。於是,他向張知白要求參加科舉考試。張知白看他小小年紀便如此誠實、好強,心中很高興,就欣然答應讓他參加考試,並派了一個侍衛護送他去。
晏殊來到考場一看,隻見這裏的考生有的已考了一輩子,鬢發花白,最年輕的也有二十幾歲了,隻有自己年齡最小。看到這些,晏殊心裏不由得有些緊張。這時,護送他來考試的侍衛對他說:“你要是不想考,那我就送你回去吧,反正皇上已經決定選拔你了。”
晏殊卻倔強地說:“不!我一定要參加考試,檢驗一下自己的真實本領。”說著,他就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下來。
考卷發了下來,晏殊一看題目頓時愣住了。原來,這個題目和晏殊來京之前老師讓他做的那個題一模一樣。
他驚訝極了,不由得說了句“這不就是我來京城之前,老師讓我做的那個題目嗎?”
考場上的其他考生聽有人說老師給猜中了題目,都萬分羨慕。他們想:“人家的運氣怎麼那麼好,一猜就能猜中!
我們猜了幾十個題目,卻唯獨沒猜著這個。”
陪晏殊來的侍衛也很高興。他對晏殊說:“既然你做過這個題目,那這次考試你一定能考好。快寫答卷吧。”
晏殊知道,這篇文章自己早已爛熟於心,如果寫這個題目,可以揮筆立就。可是,他覺得考試就是要考自己的臨場應答能力,拿已經做過的題目來考怎能算數呢?自己如果做了,這不就是自欺欺人嗎?於是,他對監考官說:“不,我請求另換個題目考。”
陪他考試的侍衛心想:這晏殊畢竟還是小孩,猜中了題目還要求換考題,這不是傻到家了嗎?現在他還小,不知深淺;萬一換了題目沒考好,等將來長大了豈不是要後悔?於是,那侍衛對晏殊說:“你還是做這個題目吧。要不然,別人會以為你不會做這道題,故意逃避呢?”
晏殊聽了這話,隻好按那個題目答了題。
幾天以後,考試結果出來了。果然,晏殊的文章寫的文采飛揚,有理有據。他的考試成績自然也名列前茅。皇上看了他的文章很高興,立即召見了晏殊。
皇上對晏殊說:“你的考卷我已經看過了。你小小的年紀居然能寫出這麼好的文章,實在了不起。你小小年紀就有誌氣,不接受破格選拔,主動要求參加科舉考試,與其他考生公平競爭,這種精神更加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