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組織實施“金橋工程”項目16項。:PIC項目被州科研院通過檢查驗收,爭取項目資金補助100萬元。推廣良種、地膜玉米種植等實用技術。完成中低產地,改造,新建維修農田排灌渠、蓄水池,雄修加固田硬等農田基本建設。實施牛改、羊,改、豬改,引進麥窪犛牛、波爾山羊、長白種豬等優良畜種。“人、草、畜”三配套提升,戶167戶,發放優良牧草種籽3600公斤,項目種草96.67公頃,改造棚圈3580平,方米,舉辦牧草栽培技術、養殖技術等培訓班4期,培訓548人(次)。完成人工種,草1000公頃,推廣草糧輪間套作766.67公頃,補播施肥666.67公頃,收貯牧草,1.25萬噸,開展草原專項執法1次,完成鼠荒地調查前期準備。配合獾兔養殖項,目、生產獾兔配混合飼料6200公斤。
【衛生】完成縣醫院住院部病員呼叫和輸液係統安裝,創建“愛嬰醫院”和“二,級乙等”醫院通過州級複審,完成4個中心衛生院院長的公開聘任。門診診治痏人,4.2萬餘人(次)。免費檢查結核病人240人(次),免費治療結核病人120餘人(次);開展農村居民碘鹽監測和碘缺乏病人現況調查,隨機抽取5個鄉鎮、10個行政村(居,委會)150戶村民鹽樣釆集,8~10歲學生尿碘抽樣測定86份;8·10歲兒童甲狀腺,檢查400名;健康教育問卷調查150人;完成冷鏈運轉5次,發送各種疫苗3980人,(份);檢查餐飲業52家,旅館8家、美容美發12家,家禽類屠宰點2家。沒收過期,變質食品集中銷毀;發放疾病預防控製知識,計劃免疫接種知識等宣傳資料3000餘,份,接受群眾谘詢400餘人(次),舉辦疾痏預防控製知識培訓3期,培訓縣、鄉、村,衛生技術人員90餘人,培訓從業人員53人;無償獻血95人,獻血量1.89萬餘毫,升;執業(助理)醫師考試15人合格;5名醫師注冊,5人晉升中級職稱,20名村醫生,參加資格考試,合格3人。
【教育】有學校115所,在校學生7522人。小學校113所,在校學生6377人。教職工623人,小學入學率90.7%,初中入學率67.8%,高考錄取率76.6需。入讀幼兒園,194人,教職工18人,專任教師14人。
【文化、體育】搜集、整理、編排民間歌舞《卡斯達溫》,榮獲“山西左權第二屆中,國南北民歌擂台賽”最佳表演獎和最佳歌手金、銀獎;完成《黑水鍋莊》的編排和音樂,錄製,舉辦首屆黑水鍋莊比賽。實施《奧運爭光計劃》和《全民健身計劃》,開展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開展送法律、送文化、送玉生、送科技“四下鄉”活動。在全省散打,比賽中團體獲第2名,獲金牌2牧,銀牌2牧,銅牌2牧。體育彩票銷售額20萬元。
【廣播】開展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建設。有線廣播電視台1個,節目40套。擁有141個衛星地麵接收站,電視人口覆蓋率90%,電視用戶5056戶,比上年增,1745,戶。
【史誌工作】開展《黑水縣誌》、《黑水縣年鑒》、《猛河風情》等地情資料的提供和,利用,縣誌發行38冊,年鑒147冊,猛河風情13冊,提供資料120冊。完成《黑,水縣年鑒》資料的搜集。收集《黑水縣誌》下限部分部門斷擋資料。完成《阿壩州年鑒,·黑水概況》資料、圖片的收集和編寫上報,《阿壩州黨史大事記》黑水概況的資料上,報,《黑水縣黨史大事記》資料圖片的搜集、編寫、出版、發行。發送《黑水縣黨史大事,記》159冊。完成紅軍文化資料、圖片的搜集、整理。
【旅遊資源】境內自然風光峻秀、奇特,人文風光獨具特色。主要有位於蘆花,鎮境內三座雪三奧雪山;卡龍喀斯特景觀;全球同緯度海拔最低、麵積最大、年紀最,輕的達古冰川;有八十裏畫廊之稱的奶子溝彩林;有色爾古藏寨等獨特的藏式民居。
負責人王保生,撰稿人王豔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