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教育(2)(1 / 3)

【隊伍建設】高中教師學曆達標率90%,初中教師學曆達標率100%。實施“走,出去,引近來”的發展戰略擴大對外交流與合作。樹立服務學生、全麵評價、教其所,長、民主創新四大觀念。釆取校本培訓、學曆培訓、繼續教育短期培訓等方式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業務知識水平。建設團結進取、成熟穩健、開拓創新、清正廉潔的,領導班子隊伍;政治合格、業務精良、精於教書、勤於育人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能力,強、辦法新、責任心強、具有創新思維的班主任德育隊伍;紀律嚴明、愛崗敬業、熱愛,學習、服務於人的教輔隊伍。

【教學】實施“分層教學,動態管理,分類推進,整體提高”教學管理模式,改革新課程,改革課堂教學方法、優化課程結構,開展信息技術教育、英語教育和藝術,教育。重視學生個性發展,培養學生和諧、全麵發展。

【教研】以“課題研究”為中心,以“課堂教學效益”研究為主線的教科研思路,承擔四川省教育廳普教科研資助金項目《中學課堂激趣研究》和《民族地區學科教與,學策略研究》,其中《中學課堂激趣研究》進入結題階段。學校開展各種層次、多種形,式的教學大比武,促進教學思想和教學方式的科學化,堅持以教學、科研、教改“三,教並舉,科研促教”為指導思想,健全和完善科研網絡建設。編輯《馬爾康中學論文,集》,刊載92篇教育教學g驗文章。

【教玫】實施優化教師結構、優化課堂教學、優化教學方法為重點的教學改革,樹立新課程理念,實施‘抓住學科課程,開設活動課程,重視潛在課程,融彙綜合,課程”的課程結構改革,建立“綜合教學備課組”,培優輔弱,促優拔尖,幫弱轉優,引導學生博學多學知識,融彙貫通,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改革考試辦法,實,行班級流動製。構建客觀公正、透明合理、有利於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評價體係,完,善和改進學校管理策略和係統,製度管理與情感管理相結合,目標管理與過程管理,相結合,導向管理與民主管理相結合。

【德育】“教育為主、引導為先、從嚴管治、注重發展”,家校結合、共同育人。開,展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為核心的國防教育;以熱愛學習、熱愛科學、熱愛生活為,內容的理想、前途和科學人生觀教育;以《中學生守則》、《中學生行為規範》為內容的,文明道德、遵紀守法教育;以做“合格馬中學生”為內容的學校意識教育和安全1生教,育;以艱苦奮鬥為內容的勞動觀念教育。根據中學生的身心特點,把握學生由初中,到高中過程中的層次差異,堅持全方位育人的觀念。

【基礎設施設備]學校占地麵積3公頃,建築麵積2萬餘平方米,配備閉路電,視係統、計算機係統、多媒體輔助教學係統、微機室、語音室、圖書室等教學設備和教,學資源,配備理、化、生實驗室,裝備12間多媒體教室。完成“成都七中網校”建設,實現成都七中課堂教學實況同步轉輸和校園網接入互聯網的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在,建科藝樓。

【獲獎情況】組織安排教師參加省業務競賽,杜曉蘭、李曉琴分獲二、三等獎,杜曉蘭名列阿壩州參加新課改比賽中前茅。格仁措在四川省電視風采大賽中獲三等,獎。蔣慶安等12名教師獲省級學科類競賽輔導獎,石音、餘其剛、彭慶江、東周、卿,誌革分別獲“四川省優秀老師”、“阿壩州優秀教師”、“阿壩州優秀班主任”、“阿壩州十,佳青年教師”“阿壩州優秀團務工作者”稱號。學校有20餘名教師的30篇科研論文,獲得國家、省、州和校級獎勵。學校有2名學生獲阿壩州“十佳少先隊員”稱號,有4,名學生參加四川省英語實驗學校演講比賽獲特等獎和一等獎,1名學生被評為“四川,省優秀團員”,1名學生獲得“宋慶齡獎學金”。在全國推新人大賽中,18位學生獲得優秀獎,3人進入北京地E複賽;在四川省青少年足球、籃球比賽中,學校運動員,分獲第八名和第六名;在四川省首屆青少年“美好家園”電腦繪畫及網頁設計大賽中,1名學生的作品獲一等獎,3位學生獲創意、色彩、構圖獎;陳誠等10多名學生獲全,國學科類競賽獎;6名學生被評為省、州級“學生幹部”和“三好學生”。

【中考高考】高考上重點線3人,三本線以上29人,藝體類考生雙上線10人。上線總人數在上年基礎上翻了一翻。文科上線人數為全州第二名,理科上線人數為,全州第三名。有8位學生被重點本科大學錄取。86位學生被一般本科院校錄取,125,位學生被專科學校錄取,高考升學率94%。6000名學生參加中考,2名學生進入全,州前100名,最好名次為全州第18名,升學總分在全州61所初級學校中排名第9,位,初中升學率和畢業率達100%,吳洋為阿壩州中考化學狀元。

負責人譚可,撰稿人吳國安王樹穎

阿現州民族高級中學,馬爾康民族師範學校

【概況】學校始建於1973年,1992年遷於馬爾康鎮阿底村,校園占地麵積5,公頃。有教職工105人,其中高級講師20人,講師29人。30多年培養合格小學師,資5290人。與內地高校聯辦函授專科、本科班,培養專科生、本科生1000餘人。學,校上年創辦州民族高中,招收三屆雙語高中生430餘人。學校定位以人為本,全麵,發展,創建全國藏區一流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