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1 / 2)

這個世界原本是沒有生命的

世界是存在意識的

沒有經過演化的世界的意識可能凝聚在一起

可能是我們無法想像的小

意識就在裏麵

然而

經過演化

世界的意識分散開來

成為了這個世界的法則

就像是銀河係各個星球的運行規律

或是黑洞的吸扯力

這些都是由世界意識來實現的

而生命

是一種奇特的存在

生命具有獨立的意識

可以說是世界意識的凝聚體

科學家檢測到人死後體重會減少

那便是世界意識的回歸

世界上的生命至少在我們了解當中

世界意識的凝聚程度大不相同

和物理學的密度相似

蚊子的世界意識就比人類的世界意識的“密度”小得多,世界意識“密度”越大,自我意識就越強,因此蚊子大多數行為都為固定的型式

而我們人也不例外,就像人一生出來觸碰母親的**就知道吮吸一樣,這種非條件反射,跟天體軌道的運行是如出一轍的

然而人的世界意識碎片“密度”也會有所不同

首先人們所說的IQ、EQ、AQ就與世界碎片的密度成正比(不過當今的商值測試並不完善)

許多科學家都被貼上性格古怪的標簽,那隻是世人不理解他們展現出來的世人所未曾擁有的自我意識也可能會有偏向,一些偏向IQ的人智商可能很高但反之EQ、AQ就會有所降低,這樣的人自我意識可能不是很強但也能夠成為世界上一流的科學家

然而一個人的世界意識“密度”過大並不一定體現出的智商就會很高,如果世界意識“密度”過大的話,可能受到一種強烈的阻礙,這種阻礙會體現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麵,像是在學習當中總是向著當今認知中“真理”的偏差方向理解

這種情況很難解釋,可能是人類認知的錯誤,強烈的世界意識產生的自我意識能汲取世界意識中的認知從而影響自我意識的判斷,或是截然不同的另外一種情況——人類所認知的“真理”本身沒有錯,實是世界意識在盡量減少世界意識碎片能夠借助世界意識而揭示更多的“真理”而產生脫離本身控製的可能

就像人類的生死原本掌握在地球的“手”中,而我們人類現在試圖擺脫地球的完全掌握,而且地球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人類所使用的

而朝著這一可能的方向延伸的話,若是一個人的自我意識汲取世界意識的認知過多的話,會出現能夠使用世界法則的可能,像是生活中諸多的自然災害都能被模擬而體現出來

而人類在遠古時代可能已經有過掌握世界法則的一部分,並將其散播出去,導致超古代文明的產生,不想卻遭到了世界意識的抵製最終覆滅,沒有留下痕跡

今天我們認知中的“真理”就是被曆史中所出現的具有汲取世界意識認知能力的人所發掘出來的,像牛頓、愛因斯坦

而這些“真理”中就有很多與世界法則相符的,但大多零散,卻也被人們多加利用,我們所使用的高科技產品實是世界法則的具現化

如是說,則可以理解為若人類繼續這樣挖掘世界意識的認知,會存在被世界意識滅殺的危險,世界意識會希望意識碎片重歸本體

但就算有那一天,重歸本體也是暫時的,世界意識之外可能有更強大的存在迫使世界意識不能長時間的存在就像我們高科技不能長時間存在一樣,因此世界意識就會重蹈覆轍的破碎再複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