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1)(1 / 3)

第 一 章 (1)

官道沿渦河河穀向上蜿蜒盤升,光禿禿的童山,加上盛夏的烈日,與及滾滾的黃塵,走在這條路上的旅客,火氣旺是不難了解的。

這條太行山中的大官道,旅客其實並不太多,天災人禍頻仍,百姓們生活愈來愈苦,哪有閑工夫東西兩頭跑?天下洶洶,每一座城都謀生不易,跑來跑去隻有苦了自己,到了別的地方同樣找不到謀生的活計,往何處跑?所以這幾年來,這條大官道旅客愈來愈少。

愈少並不是沒有,路西塵頭起處,十餘匹滿載的健騾,正以不徐不疾的腳程,在九名騾夫與三位保鏢打扮的騎士押領下,向上又向上徐徐東行。

後麵裏餘,一輛華麗的輕車,也不徐不疾地向上行駛,健壯偉岸的車夫顯得相當悠閑,並不急於趕路,遮陽帽蓋得低低地,似乎正在打瞌睡,任由兩匹健馬信步小馳,趕車的長鞭幹脆就插在車座上不取下來使用。

車後,四匹棗騮十分雄健,但四騎士可就不怎麼樣了,隻有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顯得像樣些。

另三位,一位美麗的少婦,一位十四五歲的小姑娘,一位十二三歲神氣的娃娃。四男女都穿了質料甚佳的天青色騎裝,鞍後帶有馬包,前麵有長形鞘袋。四匹馬跟在車後麵,不像保鏢,不像家眷,很難猜測他們的身份底細,岔眼得很,令人犯疑。

車窗是開啟的,但看不見車內的人,大概天氣炎熱,人在車內睡著了。

繞過前麵那座形如龜背的龜背山,東麓就是駐馬坊,是一處歇腳的山中小村集,西距東趙鎮約二十裏,往東三十裏是壽陽縣的榆溝集。

駐馬坊有晉州車行的休息站房,這條線上的驛車,終站是京師的真定府。從真定府往京都,必須換乘冀魯車行的長程驛車。

騾隊的前麵,也有一輛大車。所謂大車,也就是民間用來載貨兼載人的騾車,三匹騾一匹領隊馬,長轅、大輪、加蓬的敞車廂。

如果不趕長程,就不需用領隊馬,改為四匹騾,行駛時穩健、耐重負,但不能加速趕路。

大車載了貨,還有炊具等等雜物,裏麵坐了三個人,用巾包住口鼻以避塵埃。

大掌鞭是個驃悍的大漢,輕搖著丈八趕車鞭,不時輕靈地抖出一朵鞭花,在領隊馬的上空發出清脆的、並不急驟的悅耳響聲。

大車是騾隊一夥的,騾隊走得慢,所以車也慢慢走,人與牲口都感到輕鬆。

漸漸地,接近龜背山的北麓。官道繞山北麓而過,地勢起伏不定,坡度倒還平緩。山腳下已可看到淩落的樹林,路北三裏外的渦河河岸,雜樹茂草業生,有兩裏寬的幹枯河灘,河麵寬不過百尺,再不下雨,可能就變成一線溪流啦!

光禿禿的山頭,突然豎起一麵大紅旗,在烈日下迎風飄揚。山上山下相距約五六裏,官道上的旅客,看不清旗下站著的那個青衣人,隻能看到小小的模糊輪廓,但那麵大紅 旗,遠在十裏外也可看得真切。

“嗚……”牛角聲劃空傳來,是從東南角另一座山峰上傳來的。

官道前後的車馬,與及零星散落的步行旅客,都被大紅旗和牛角聲所吸引,每個人臉上都現出不安、驚疑的神情,腳下的速度有了快的改變。

尤其是大車裏的三個人,一蹦而起向前麵大掌鞭的車座靠,向山顛的紅旗察看。

“有點不對。”那位大馬臉青衣人拉掉麵巾,向同伴不安地說:“可能是衝著咱們來的,希望不是五虎寨的那群混蛋。”

“五虎寨用的是黑虎三角紅幡。”同伴眉心緊鎖:“咱們不怕強盜,張鏢師與強盜們打交道經驗豐富,吃不了虧,我隻怕……”

“怕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