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鬼神文化與迷信(1 / 1)

鬼神文化在華夏文明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但是鬼神文化依舊有著它的消極方麵,即鬼神文化迷信。

(一)鬼神迷信的定義

迷信是指人們對於事物盲目地信仰或崇拜。狹義的迷信,按照我國解放以後約定俗成的定義,是專指人們信星占、卜巫、風水、命相和鬼神等的思想和行為。現在的人普遍認為,鬼神迷信是由於沒有判別能力,對事物本質分辨不清,而對某些事物發生特殊的愛好,並確實相信,進而上升至信仰,甚至到崇奉、毫不懷疑的地步。鬼神迷信的人往往由某種事物或現象迷惑而醉心,進而沉醉於此,深信不疑。迷信的人還往往隨意放任,盲目地將“信仰”和“崇拜”的事物和說法付之於積極不懈的行動。

(二)鬼神迷信的形成

人們之所以會產生鬼神迷信,其根本原因是根植於古往今來的人類文明史。促使迷信形成的力量無非兩種:一是自然力量,二是社會力量。早期文明史上多為自然力量的崇拜,同時伴有對社會力量的迷信。這兩種崇拜形式,相輔相成,彼此互動,交相呈現。人們對於自然力量的崇拜滲透了對於社會力量的崇拜形式,而對於社會力量的崇拜亦經常具備了對自然力量的崇拜內涵。它們共同構成了人類文明中神秘崇拜的基礎。對於自然力量的崇拜可能會隨著科學、文明的進步而逐步改變,甚至被淡化,但對於社會權力的崇拜不一定會隨著科學、文明之演進而淡出、消失,它反而有可能做大、被強化、崇奉到神聖的程度,其功能、其影響大大超過了人們對自然力量的崇拜,似將伴隨人類文明之始終。

(三)鬼神迷信的抵製

鬼神迷信現象在其產生的根源沒有被徹底消除之前,是不可能完全絕跡的。破除鬼神迷信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當今尤其應注意強化以下幾方麵工作:

首先,加強社會監督,優化人們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鬼神迷信活動是反動的文化現象。早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我國政府就已經宣布要嚴禁各種鬼神迷信活動,教育人民用科學文化知識武裝頭腦。今天麵對社會中泛起的種種鬼神迷信現象,我們一定要旗幟鮮明地堅決反對。政府要強化法規和製度的建設,嚴令禁止和堅決打擊各種鬼神迷信活動,特別是嚴重危害社會安全和人民生活秩序的鬼神迷信活動。要把教育手段、法治手段和經濟手段統一起來,進行更加有效的控製。具體措施應包括:任何人不得在學校和公共教育場所,向群眾宣傳有神論和各種迷信思想;淨化文化市場和社會風氣,嚴厲查禁一切含有宣傳封建迷信和有神論的非法出版物;依法取締一切反動會道門和神漢巫婆,嚴禁看相、算命、看風水等迷信騙人活動;禁止國家幹部參神拜廟、求卦占卜、信神信教;教育青少年不參加宗教活動,不看宣傳有神論和封建迷信的非法出版物,不去抽帖、看相、算命,自覺抵製各種有神論和迷信思想的影響等。

其次,要加強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是戰勝鬼神迷信的根本保證。馬克思主義本質上是唯物的,其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理論體係是對鬼神迷信全麵徹底的否定,隻有它才能徹底戰勝鬼神迷信。實踐證明,一個有較多自然科學知識的人,並不等於就有了正確的科學觀和世界觀,所以人們應該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自己的頭腦,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堅信“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沒有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的唯物史觀,以增強防禦鬼神迷信的免疫力。

第三,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人之所以迷信隻是由於恐懼;人之所以恐懼隻是由於無知。”解除無知問題是破除迷信的主要途徑之一。要大力普及科學知識,在全社會形成學科學、愛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社會風尚。我們要采用群眾易於接受和喜聞樂見的形式,通過教育、培訓、講座、展覽、閱讀、視聽、娛樂等多種途徑,把科學知識和人文知識傳播到群眾中去,要讓廣大群眾了解科學常識,懂得宇宙起源、人類進化、災害形成、養生保健等科學道理,真正明白科技與財富、幸福、健康之間的關係。使青少年樹立科學的自然觀和宇宙觀,建立起科學文明、積極向上的生活觀念和生活方式。同時亦應看到科學知識對抗鬼神迷信的作用也是有限的,這是因為一方麵每個人終其一生所掌握的知識是有限的,而鬼神迷信所直接反對的科學知識卻是包羅萬象、沒有邊際的。另一方麵隨著科學疆域的擴張,人類未知領域也在擴大,已知越多,在它們之外的未知也越多。科學上的未知領域恰恰是鬼神迷信得以泛起的土壤,對此我們必須大力弘揚科學精神,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解釋未知的世界。科學精神主要包括客觀主義的立場、普遍懷疑的態度、科學邏輯的思維、實踐檢驗的原則、創新精神的繼承、工作作風的嚴謹等各個方麵。有了科學精神,就可使已有的科學知識發揮更大的效能,並加快掌握科學知識的進程,使之在暫時缺乏某些科學知識的情況下,采取正確的態度和方法,有效地抵禦鬼神迷信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