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老身)謝主隆恩。”
康氏夫婦扣了頭謝了恩,就站起來。康嬸直接退出了大殿,而康叔則直接跟在了丞相身後的位置。
“皇上請三思,臣認為,恐怕不妥。”
冷相再度站了出來,跟著他又有很多人站了出來,以示反對。
“哦?朕不過是換一個禁軍統領而已,就有這麼多人跟著丞相反對。那麼丞相大人,不妨您跟朕說說,這為何不妥呀?”
“皇上,換禁軍統領乃是大事,理應經過詩太尉的同意。而今詩太尉不在,皇上就封了這麼一個山野村夫來當我西涼王朝的禁軍統領,這有失體統!”
“嗬嗬,敢問這位丞相,您口中的體統是個啥?”
康叔也站出來一步,看了看丞相,笑的不羈。
“老夫師承昆侖天師,機緣巧合之下救了當今聖上,一切實乃天意。然如今局勢動蕩,以老夫的功力,別說是教幾個禁軍統領,就是去教給皇上傳授武藝的師父,也是綽綽有餘。山野村夫?嗬,丞相大人,別以為老夫粗布麻衣就是目不識丁的匹夫,有種出去練兩把?”
他這一說,竟然把冷相給弄尷尬了。
冷炎的視線從康叔臉上轉移到了蕭揚臉上,言辭頗為懇切。
“皇上,就是為了局勢著想,才不能這樣做啊。如今近一點的兵力全在太尉手中掌握,您這樣做……”
“丞相多慮了,我宮裏的禁軍和詩太尉的軍隊又有什麼關係?再說了,朕今天還有好多話想要對太尉說,可惜太尉生病了,那朕隻好最後再由丞相大人在事情結束之後再將朕的決定傳達回去了,在此之前,丞相還是不要發言的好。”
冷相又碰了個釘子,便不好再說什麼。他為數不少的黨羽也跟著熄了火,然而這一舉措又讓小楊看清楚了這些人的陣營。不過不要緊,現在又三十二個重臣都是他的人了。
“有賞必定要有罰,朕不是糊塗的人,接下來,朕要問你們一句,宮裏禁軍的數量翻了三倍,你們在朝中來來往往的,沒有一個知情的人嗎?”
大殿中央一片沉默,蕭揚便笑開了。
“好,很好。丞相,你剛剛帶著那麼多人阻止朕整頓禁軍,你必然是知道點兒什麼的,說吧。”
丞相還是那副恭敬模樣,抬頭看著蕭揚。
“回皇上,微臣不知。隻是覺得繞過太尉並不好。”
“嗬嗬,丞相大人說的真是輕巧,繞過太尉不好?!請問太尉是皇上還是朕是皇上?你們眼中有的是太尉還是朕?!朕此次剛出宮,這禁軍的人數就翻了三倍,都不知道是哪裏來的些人?敢問這人事調動是誰批準的?敢問這些人都是哪裏來的?還有,朕出宮一事做的甚為隱秘,忽然冒出一會人把朕劫走了,要朕的傳國玉璽。朕九死一生,回宮之後就連朕身邊自先帝時期就伺候著的裴玉忠都在當日消失了,這宮中要沒有內鬼說出來誰信?!你們都說朕是西涼唯一的皇室血脈了,難道對於朕的遭遇都是嘴上說說,心裏無動於衷嗎?!朕此次不將此事差個水落石出,誓不罷休!”
蕭揚怒了,在他擲地有聲的質問聲中,朝堂上靜默了有十幾秒鍾的時間。之後便有一位兵部尚書便率先站了出來。
“啟稟皇上,禁軍增加一事,臣詢問過詩太尉。詩太尉說,是您離宮之前下的命令,當日皇上早朝之後就沒有出現,次日太後娘娘宣布您消失,這件事情也一直得不到證實。”
“臣等可以證明兵部尚書大人所言非虛,因為在皇上消失後,我們私下有討論這件事情,兵部尚書的原話就是這樣的。而且隨便問一個禁軍侍衛,他們也說是您下令增加的人數,說是因為宮中自從發生襄王被殘害的事情之後,您覺得不太平。”
約莫三十來個大臣站了出來,輿論瞬間一麵倒。而冷相的話,更像是成了維護詩太尉的說辭。
“丞相真是好一個不知情!不知道假傳聖旨是殺頭的罪嗎?竟敢在朕出宮的時候做這種事情,難不成是想兵變不成?”
蕭揚看了看冷炎,眼神高深莫測。朝堂的氣氛陡然一凝,按照這個情況,可以直接把詩太尉送去宗人府問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