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涼的皇宮裏正在醞釀著不同尋常的氣氛。
十天前。
往日的不吉祥、先帝剩下剩下的親兄弟蕭長風,在去了一趟邊城之後,竟然有了奇遇,奇毒得解。他一路大張旗鼓的回來,路上遭遇伏殺,陳工的護衛拚死保護襄王脫險,對付北狄殺手的時候全軍覆沒,王爺的侍衛其後趕來,護送他順利返京。隻是這個過程就夠驚心動魄的了,眾人都紛紛揣測蕭長風幸運,昔日謠言重新四起,但是蕭揚和蕭長風兩個人像是對這一切毫不知情一樣,各自做著他們應該做的事情。其中以蕭長風最甚,他不僅開始上早朝過問朝事,幹脆一本折子奏上去,說是應該派使臣出使北狄,將這件事情徹查,將大將軍王洛熙帶回西涼,以維持兩國邦交。
死了一個欽差大臣、劫走一個大將軍可不是鬧著玩兒的,尤其王洛熙熟知西涼軍情,對軍事基地的布局了如指掌,這樣的人如果為北狄所用,兩國再開戰,勝敗就難以預料了。因為在詩人傑離開軍隊之後,王洛熙從人事安排到軍事布置都有了很大的調動,就算詩家軍上陣,也不一定有多大的戰機。
於是這一道湊張陳情,得到了朝中皇叔反對派和皇叔支持派的一直支持,在蕭長風解毒之後,朝中元老中一部分對蕭揚失了心意,轉投在蕭長風的腳下。
事情到這一步,也是安如楓預料之中的,因為他知道那場北狄殺手的刺殺本就是一場戲,隻針對王洛熙。陳工死在北狄人手裏完全就是蕭長風自己的手筆了。
安如楓眯起眼睛,眼神冷峻。
“王爺的提議甚好,但是請問王爺認為誰是出使北狄的最合適的人選?”
是啊,主意雖好,但是能使者一事的,非得一個能說會道、伶牙俐齒的。縱觀西涼朝堂,老的太老、嫩的太嫩,還真沒個能派出去的。
安如楓所以問,是想知道對方的目標是什麼?
蕭長風視線環顧了一周,最後說道,“本王以為,詩大人就很適合。本王多年不上朝,昔日故交裏麵,隻剩下了曾經的詩將軍,現在的詩太尉。詩太尉是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的能手,出使這種事情自然是難不倒他。”
詩人傑耳朵一動,卻看也不看蕭長風,隻當自己沒聽到。
安如楓和蕭揚對視了一眼,蕭揚轉頭看著詩人傑,在安如楓看不見的地方皺起了眉頭。
“王爺說的有道理,太尉自己意下如何?”
詩人傑這才上前一步,“此事隻怕還需從長計議,王爺對於朝中人事不太清楚,隻認識我這個糟老頭子。如果現在是去沙場征戰,臣定然不負所望。但是這種和他國皇帝耍嘴皮子的事情,臣這種性子,隻怕是做不來……”
“哦?這樣嗎”蕭揚麵色似乎頗為惋惜,語氣裏全是不認同,“朕倒覺得皇叔這點說的不錯,詩太尉你確實是滿腹韜略的人,王將軍很像年輕時候的你。”
安如楓眼光一閃,蕭揚這是想乘此機會對詩家下手了!蕭長風原來安的是這樣的心思,讓詩人傑去出使北狄,就等於讓詩家軍群龍無首。到時候軍隊就會被蕭揚趁機收回,也許會合並去王洛熙在邊疆的那支隊伍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