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堂的氣氛很詭異。
一是三年來都後宮資源稀薄的蕭揚終於開始了轟轟烈烈的選妃,那些將女兒送進宮的大臣便各有各的歡喜了,都希望憑借著家族讓女兒在宮裏立足,然後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然這種欣喜並不能表現的太明顯,因為皇帝並沒有就此事多說什麼,年輕的帝王很冷淡。
二是一向低調辦事的參知政事王宗道,聯合禦史大夫汪洋,今天在朝堂之上狠狠的彈劾了幾位朝中重臣,分別有:“禮部尚書,受人恩惠,上次科舉中對部分人的成績作假,並和侍郎相互勾結,侵吞部分朝廷下撥的給地方辦學的款項;而戶部尚書則私自上調稅款,額外征收不少款項全部中飽私囊;而吏部尚書對手底下出現的種種‘買官’現象熟視無睹。”
短短一個早朝,就讓三個部門的尚書齊齊站了出來連連喊冤,其他大臣也是不敢吱聲,有人心虛有人歡喜。
蕭揚眼中一片怒火,他端坐在龍椅上,沉聲說道:“幾位愛卿不用著急辯白,這件事情就交由吏部去調查,如果參政和禦史大夫說的屬實,就隻好將幾位移交大理寺,按我西涼律法處理了。”
幾人冷汗連連,還想說什麼,隻見蕭揚揮揮手示意他們閉嘴,同時對裴玉忠吩咐,“宣讀下個事項。”
“宣前任大將軍,詩人傑覲見。”
於是早朝最引人矚目的一件事情,莫過於詩人傑一身朝服,出現在了眾人眼裏。
這個自先帝辭世起跟著太後離宮的人物,前任大將軍,不知皇帝現在又要賜予何等官爵?在場的人都是疑竇連連,同時看了看表現平穩的王明,他的兒子現在是年輕的大將軍了。
“微臣叩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詩人傑器宇軒昂的進來,雖說是給皇帝行禮,但總是少了那麼一份謙卑在裏麵。
蕭揚的眼神裏略有不滿,他皺皺眉,“詩大人請起。”
待到詩人傑起來時,蕭揚方才開口道:“詩大人自先帝辭世,跟隨母後去萬佛寺,一路保駕護航,朕甚是欣慰。現在詩大人既已歸來,朕便封你為太尉,作為輔佐朕的最高武官,繼續為朝廷效力。”
“微臣遵旨。”
說完,這位留著絡腮胡子的大漢便退到了列隊中。看了看旁邊,正好是常年不見蹤影的襄王。
下了早朝後,襄王留了下來,像是有話要單獨同蕭揚講。
“今日朕瞧見皇叔居然來上早朝了,還吃了一驚,這當真是我西涼的奇景啊。說吧,皇叔找朕是什麼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