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時期,中國東北地區的遼國和金國為了掠奪財富,經常向北宋發動大規模的侵略戰爭。
遼軍和金軍南侵,給北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一些主戰派將領堅決主張抗擊,嶽飛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員。
嶽飛,河南湯陰人,出身農家。童年時,嶽飛跟從名師學武,能左右開弓,成為一名無敵的長槍手。嶽飛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為人講究忠孝。他喜歡學習中國曆史,並精通兵法。19歲時,嶽飛投軍抗遼,不久因父喪退伍,回鄉守孝。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大舉入侵中原,嶽飛再次投軍。嶽飛投軍後,因作戰勇敢,很快升為秉義郎。不久,宋都開封被金軍圍困,嶽飛隨副元帥宗澤多次打敗金軍,受到宗澤的賞識。同年,金軍攻破開封,俘獲宋徽宗和宋欽宗,北宋滅亡了。靖康二年五月,康王趙構登基,史稱為宋高宗。嶽飛出於愛國心,上書高宗,請求收複失地。不料,他的請求不但被駁回,而且還被革了軍職。嶽飛改投河北都統張所,擔任中軍統領,在太行山一帶抗擊金軍,屢建戰功。後來,嶽飛又歸東京留守宗澤指揮,因戰功升任武功郎。宗澤死後,嶽飛跟從繼任東京留守的杜充鎮守開封。
建炎三年(1129年),金將兀術率金軍再次南侵,杜充放棄開封,率軍南逃。嶽飛孤掌難鳴,隻得隨軍南下。
這年秋天,兀術繼續率軍南侵。改任建康(今江蘇南京)留守的杜充不戰而降,金軍得以渡過長江天險,攻下臨安(今杭州)、越州(今紹興)、明州(今寧波)等地,高宗被迫流亡海上。這時,嶽飛率孤軍堅持敵後作戰,在廣德襲擊金軍後衛,六戰六捷。金軍進攻常州時,嶽飛率部馳援,四戰四捷。
次年,嶽飛在牛頭山設伏,大破金兀術,收複建康,金軍被迫北撤。嶽飛挽救了南宋朝廷,從此威名大震,傳遍南北。
這年七月,嶽飛升任通州鎮撫使,擁有官兵萬餘人。於是,嶽飛抓緊練兵,很快建立起一支紀律嚴明、作戰驍勇的抗金勁旅,人稱“嶽家軍”。
嶽家軍紀律嚴明,凍死不拆民屋,餓死不擄掠百姓財物。
嶽飛親自率領嶽家軍參加了126次戰役,未嚐一敗,是名副其實的百戰百勝的常勝將軍。
紹興三年(1133年),嶽飛率嶽家軍剿滅李成、張用等遊寇,高宗賞賜“精忠嶽飛”錦旗一麵。
次年四月,嶽飛率嶽家軍北上,擊破金國傀儡偽齊政權的軍隊,收複襄陽、信陽等六郡,嶽飛因軍功升任清遠軍節度使。
同年十二月,嶽飛又率嶽家軍大敗金兵於廬州(今安徽合肥),金兵被迫北還。
紹興五年(1135年),嶽飛率嶽家軍打敗了楊麼起義軍,從中收編了五六萬精兵,使嶽家軍實力大增。
紹興七年(1137年),嶽飛升任太尉。
嶽飛屢次上表,建議高宗興師北伐,一舉收複中原,都被高宗拒絕了。
紹興九年(1139年),高宗和秦檜與金國議和,向金國稱臣納貢。這使嶽飛不勝憤懣,立即上表要求辭職,以示抗議。
次年,兀術撕毀和約,再次大舉南侵,嶽飛奉命出兵反擊。
嶽飛率領嶽家軍長驅直入,勢如破竹,相繼收複鄭州、洛陽等地,又在郾城大破金軍精銳鐵騎兵“拐子馬”,乘勝進駐距開封僅四十五裏的朱仙鎮。
原來,兀術有一支戰鬥力極強的騎兵隊,裝備了重鎧甲,用繩索連在一起,三人一組,號稱“拐子馬”,宋朝的軍隊不敢與之交敵。在郾城大戰中,兀術率一萬五千拐子馬上陣,嶽飛命令步兵手持短刀殺入敵陣,不許抬頭看,隻許低頭砍馬腿。拐子馬連在一起,一匹馬倒下,另兩匹馬便不能前進了。這時,嶽家軍奮起攻擊,殺聲震天,一舉大破金軍。兀術大哭道:“自從海上起兵,全靠拐子馬獲勝,這下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