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境內,皇城之中。
清帝兩隻眼睛裏麵全是紅血絲,桌案上的東西被他一件又一件的砸到了地上,摔得粉碎。
“陛下息怒啊!”一個太監想要上前卻又不敢上前,隻敢站在殿外開口規勸著。至於那位平日裏鞍前馬後的陪伴著清帝的大貴人桂公公卻沒有出現在大殿上。
沒錯,因為許多波折和不同,即便是至今,韋小寶也沒有當上韋爵爺,依然還是那個桂公公。而且就連他那許許多多的紅顏知己,除了一個建寧公主之外,其他人也都沒有出現在他身旁。
整個大清朝廷,有三個人可謂是超然物外,沒有任何官員敢觸其虎須。第一個是趙王完顏洪烈,他手握大清超過四成的兵權,又極得清帝信任,在大清境內可謂是位極人臣,除了清帝就是他最大。
第二個是桂公公這位假太監。滿朝官員之中,他最得清帝的信任,隻要不做出什麼喪心病狂有辱皇恩的事情,在清帝的護佑之下,他完全可以在大清境內打著橫走。
第三個是這一年來突然發力,一躍上了龍門,成為了清帝座上賓的葉笛。清帝對他也多有仰仗,雖然不像信任前兩個人一樣信任他,但是每逢大事卻都會找葉笛商榷,這其實也是一種不一樣的信任了。再加上這葉笛為人溫和,有謙謙君子之氣,卻又不避諱世俗的下裏巴人,三教九流都有涉獵,正道邪道全都結交,所以跟趙王完顏洪烈還有韋小寶的關係都極好,所以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人比前兩者更不好惹。因為前兩者在朝中多多少少都有仇家,或是不對付的人,但葉笛沒有。
或許這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但是葉笛卻是真的做到的滿朝無敵。
然而,清帝這滿腔的怒火也是從此處而生。
這樣的一個葉笛,一個在大清長大,有妹妹,有宅院,有朋友,吃穿不愁,得皇帝倚仗和重用的人,居然叛了,而且說叛就叛,沒有任何預兆,讓人毫無防備。
若是僅僅隻有一個葉笛叛逃,清帝或許還不會有這麼生氣。可是問題是,不止葉笛叛了,韋小寶也跟著一起叛了。兩個人臨走之前,還坑死了他大清的三萬精兵。
三萬精兵,整整三萬精兵,最後活著從中原境內逃回來的,隻有三百人不到。
而且這三萬精兵代表的不僅僅是他們這一支軍隊,首先,此戰一敗,再連帶上兩個人的叛逃,大清的士氣受損嚴重,軍隊中流言蜚語遍地,砍了幾次幾批人都沒能壓下去。
其次,三萬精兵本是在邊境駐紮。這三萬精兵一敗,原地守關的就隻剩下了五千士卒。中原軍隊趁機長驅直入,用了一天時間拿下了這座城,連帶著還控製了周邊一小片區域,這就直接在大清的邊關防衛上撕出來了一個缺口。
如此一來,清帝怎能不氣?怎能不怒?
昨天夜裏,趙王連夜追逐,至今還沒有消息傳回來。
清帝如今除了下令全國通緝,竟是完全束手無策,隻能在這大殿裏,用瓷器之類的這些東西撒撒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