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以來,人類從未停止過對於末日的猜想和預言。2012年12月21日,成為又一個重要的時間窗口。
以出身神秘的瑪雅曆法為樞紐,中西方古代文明、現代科技在2012預言上不約而同地得出相同或者相似的指向性結論。
2012預言的整體性爆發,似乎比上次預言(1999年)得到更多更全麵的支持,也因此激起了更強烈的關注。這些預言源自何處,由何人所作,又是否真的暗示著三年後的終結之日呢?在本章中,我們將試圖揭開這些末日預言的神秘麵紗。
至少可以說,預言盛行,往往接軌或者暗示該階段人類麵臨巨大壓力的集體心理狀態,或許這是預言首先想告訴我們的。
引言INTRODUCTION
一次始料未及的末日論狂潮
2012年12月21日!
繼1999年這個時間窗口後,人類對於末日的恐懼又一次被人為放大。
在神秘的瑪雅文明遺存至今的碑石和文本中,現代人解讀出“2012年12月21日,本次人類文明終結”的密碼。
這一時間日益逼近。時至2009年底,一部名為《2012》的末日災難片,以瑪雅預言為理論基礎,選擇2012年12月21日這一時間點進行末日訴求,有效地打擊了人們的神經。
2012之火被點燃後,人們驚奇地發現,除了神秘的瑪雅,全世界東西方等眾多文明甚至包括一些現代科學研究,都在2012年的終極預言上達成了一致!
更多的惶恐和疑慮者被圈入其中。專家們開始擔憂,如果對未來有明顯的不確定感,“放棄所有努力”將可能成為一種極端應對方式。
國內外科學家與心理學家呼籲說,應從科學的角度審視“2012”及其相關的預言,並找尋積極的應對態度。比如,將每一天都作為2012年前的最後一天來過,更多地關心你以前忽視的親人與愛人,這樣的反思也許比恐懼來得更有意義。
但從人類整體來看,地球自身的嚴峻形勢可能更值得我們思考。
事實上,人類曆史上從未缺少過帶著悲觀色彩的末日觀。但如此真實、直觀、慘烈的末日畫麵出現在人們麵前,卻能深刻地喚醒人類潛意識內對於末日的恐懼和思慮。
2012年12月21日即將到來,在電影、網絡以及各式書籍中充滿末日論調的今天,在末日心態蔓延與自然災難頻發的今天,人類的認識力迎來最為嚴峻的考驗。如何認識末日預言的真實性與內涵?如何認識地球目前的狀況?如何認識人類應該踏出的下一步?
大智慧者早有先見。
阿諾爾德·約瑟·湯因比是英國著名的曆史學家,他的巨著《曆史研究》被譽為“現代學者最偉大的成就”。而在他與日本著名人士池田大作對話時,這位曆史學巨匠談到了他對世界末日與末日論的看法。
“以前,在舊大陸的最西部,即印度教和佛教流傳的地域以西的地方,人們一直相信,以我們所知的形態構成的這個世界,將在全能的神事先規定的、任何人也不清楚的某一天,突然迎來末日。人類並不是今天第一次麵臨這個問題,但今天的狀況確實是前所未有的。過去,人類由於無法抗拒的自然力量,曾幾次瀕臨滅絕的威脅。但是人類還是第一次知道,自身的行為或錯誤將會直接決定未來的命運。”湯因比如此描述了他所預測的21世紀可能出現的末日觀點。
而作為一名傑出的曆史學家,他同樣從曆史的進程中看到了人類麵對末日所應該具備的態度:
“麵對威脅人類生存的現代各種罪惡,我們不能采取失敗主義或被動挨打的態度,也不能是超然的,漠不關心的。倘若這些罪惡是由人類無法抵禦的力量造成的,或許現代人就隻好悲觀和屈服。但是,這一切都是人類自身招致的,因此人類就必須克服自己。”
“今天,對人類的生存構成的威脅起因於我們人類自己,這是可恥的,而且,我們隻要在精神上努力克服自我中心主義,明明是有能力自救的,可卻偏偏不這樣做,這就越發可恥。我們應該為處在這種狀況感到羞恥,並以此去激發自己努力克服自我。進一步說,我們應該知道人類是有能力成功的,我們要從信心中獲得希望、勇氣和活力,及時奮起。”
這些集中曆史學大師一生精華的觀點,在2012年末日論高漲之時是一種有力的精神指引。當然,大師同時沒有忘記提醒我們:“人類的力量影響到環境,已經達到了會導致人類自我滅亡的程度,如果人類為了滿足貪欲而急需使用這些力量,必將自取滅亡。”
因為,真正的末日源於人類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