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1 / 1)

周睿宗七年,時值中秋團圓佳節。

京師褚府一片喜氣,並非因中秋,而是出外遊曆多年的少爺就要回來了。說起這褚府還要從褚家現在的老太爺說起,褚家老太爺當年有從龍之功,建國後官封正四品上忠武將軍,後官至正三品兵部尚書,在位幾十年,如今已告老回家榮養。其子褚老爺現為兵部侍郎。在京師這達官顯貴雲集之地褚家算不得什麼顯赫世家,真正讓人注意褚家的還是因如今要回來的褚家的大少爺引起的。

褚家大少爺因祖父之故,被選為太子伴讀,成年後靠祖輩本可蔭封金吾衛,然後走武官之路,因有太子的關係,前途也是看好的。但誰也沒想到,三年前,也就是睿宗四年春闈,這個待人寬厚卻也有些冷漠的十九歲的武將世家子一舉奪魁,成為狀元郎,於是轟動京師。跨馬遊街,羨煞多少人。這在曆史上是少見的,畢竟這是一個講究家學淵源的社會,武將通常是代代從軍的,物以稀為貴,足見當年反響之強烈。可令人費解的是這位少年狀元郎並未接受封官,而是悄然遠走,在外遊曆多年。

褚家一向處事低調,當年並未因出了一個狀元郎有何高調行事,如今褚狀元郎回府也未張揚,隻有家人早早聚在一起,等著思念的人歸來。

京師外,二十裏處,正有兩騎絕塵而來,直奔京師。前一騎,一匹棗紅馬,毫無雜毛,如一團烈火,身上坐著一個身有八尺的俊俏郎君,年約二十一、二歲,膚色白淨,一雙濃眉大眼,鼻直口方,唇若塗脂,身穿青色長袍,腰係玉帶,後一騎是一匹黃驃馬,騎馬者是個二十五六歲的小夥子,身長不足八尺,膚色略黑,一雙大眼炯炯有神,身穿灰色長袍,背一口寶劍。這二人正是褚府大少爺主仆。前一騎,是褚大少爺褚時嶽,後一騎是長隨褚勇。

二人唇都有些幹,俱不出聲,隻是急催胯下之馬,看著是要趕在關城門前進城。終不枉二人一路疾馳,趕在城門要關時進了城。進的城中,二人緩馬而行,一路直奔烏衣巷褚府。

到得府前,遠遠地就看見總管忠叔在門前張望,看見大少爺,便回頭吩咐身邊一個七八歲的小兒一句,那小兒便一溜煙跑進府中去報信了。老總管卻疾步走下台階,迎上自家少爺。自有人接過馬韁。

老總管作揖道“恭迎少爺。”

褚時嶽淡淡的嗯了一聲。老總管了解自家少爺的性子,並不在意,接著言道:“老爺,夫人們都在老太爺院中等候少爺呢。”

二人疾步而行,一路上不少下人站定行禮,恭迎少爺回府。說著就到了二門。褚時嶽站定,吩咐總管帶兒子褚勇回去休息,晚上也不用當值,回家好好團聚,說說話。自己一人進了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