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坊間傳說(3)(1 / 3)

東晉時期,浙江上虞縣祝家莊,玉水河邊,有個祝員外,祝員外家有一女英台,美麗聰穎,自幼隨兄習詩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學,恨家無良師,一心想往杭州訪師求學。祝員外拒絕了女兒的請求,祝英台求學心切,偽裝賣卜者,對祝員外說:“按卦而斷,還是讓令愛出門的好。”

祝父見女兒喬扮男裝,一無破綻,實在不忍使她失望,隻好勉強應允。英台女扮男裝,遠去杭州求學。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學的書生梁山伯,一見如故,相談甚歡,在草橋亭上撮土為香,義結金蘭。不一日,二人來到杭州城的萬鬆書院,拜師入學。從此,同窗共讀,形影不離。

梁祝同學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愛山伯,但山伯卻始終不知她是女子,隻念兄弟之情,並沒有特別的感受。祝父思女,催歸甚急,英台隻得倉促回鄉。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裏相送途中,英台不斷借物撫意,暗示愛情。山伯忠厚純樸,不解其故。英台無奈,謊稱家中九妹,品貌與己酷似,願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貧,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時,豈知祝父已將英台許配給家住貿城的太守之子馬文才。美滿姻緣,已成泡影。

二人樓台相會,淚眼相向,淒然而別。臨別時,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後梁山伯被朝廷詔為鄞縣令。然山伯憂鬱成疾,不久身亡。遺命葬貿城九龍墟。英台聞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時,繞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慟感應下,風雨雷電大作,墳墓爆裂,英台翩然躍入墳中,墓複合攏,風停雨霽,彩虹高懸,梁祝化為蝴蝶,在人間蹁躚飛舞。

劉三姐的傳說是怎樣的

劉三姐的故鄉在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她在當地留下許多美麗的傳說。

相傳劉三姐生於唐朝中宗年代,是廣西壯族人,也是一個優秀的民歌唱手,終日活躍在廣西柳江流域,她擁有出口成歌的卓越本領。

她不但歌唱得好,而且人也長得非常漂亮,天生麗質又聰明伶俐,任何手藝隻要看一看就能學會。在劉三姐17歲這一年,當地部族舉行了盛大的對歌活動,她認識了一位英俊的青年,這位小夥子也是一個唱歌能手,在對歌競賽當中,兩人情投意合,互相愛慕,於是就私定了終身,相約彼此永不負心。

但是好景不長,村裏有一個惡霸,他對劉三姐垂涎已久,見劉三姐與小夥子相戀,而且打算成親,惡霸大發雷霆,決意把劉三姐提前搶到手。有一天晚上,月光皎潔,劉三姐正和小夥子坐在河邊的岩石上欣賞月亮,傾訴衷腸。忽然四周火把晃動,人聲鼎沸,原來是惡霸搶人來了,劉三姐和小夥子無路可走,兩人望一望柳江,決定要生死都在一起,永遠做夫妻,於是兩人手拉著手,雙雙跳進柳江的滾滾波濤裏。

對於劉三姐的命運結局,還有另外一個傳說版本。據說劉三姐被惡霸搶走之後,運用超凡的智慧和對歌的本領活活氣死了惡霸,最後她跟心愛的小夥子雙宿雙飛,有情人終成眷屬。

不管是哪一種結局,後世的人們都懷念這位民間的音樂家、歌唱家,因而每年三月三這天,廣西一帶的百姓會聚集到柳江邊上賽歌,以追思美麗勇敢的“劉三姐”。

黃鶴樓與呂洞賓有何淵源

八仙的故事在民間家喻戶曉,這八位神仙樂善好施,喜歡打抱不平,替天行道,懲惡揚善。在流傳已久的諸多故事中,以呂洞賓的傳說故事最為著名。傳說有一年呂洞賓遊曆到漢陽,他在街上樂行布施,心想如果遇到心正好善的人,就前去點化救度他。但是,他走遍了整個縣城,卻沒有一人具備這樣的條件,於是他就留在當地,觀察人來人往的繁華鬧市。

當地有一家辛氏開的小酒館,呂洞賓每天去那兒開懷大飲,卻永遠記賬,不付一文錢。辛氏看他是個道人,也從不向他索要酒錢。就這樣日複一日,白飲了將近半年的酒,但辛氏始終不開口向他索錢。

有一天呂洞賓又去飲酒,他對老板說:“我欠了你那麼多的酒債,一直未能償還。這樣吧,我幫你想個辦法,讓你酒館的生意興隆起來。”他叫老板取來一塊橘皮,在牆壁上畫了一隻仙鶴,說道:“隻要有客人到此飲酒,你就呼叫這隻仙鶴,它自己會翩翩起舞,我以此仙鶴來報答你,相信在數年之內,你就可以變得極為富有。”酒館主人留他繼續飲酒,但呂洞賓揮手離別而去。

後來隻要有人來此酒館飲酒,老板就呼喚仙鶴,那仙鶴果然展開翅膀從牆壁飛下來,歡叫著跳起各式各樣的舞蹈,跳完之後又重新回到壁上,於是方圓百裏的人們都爭先恐後前來觀賞,酒館裏每天都是座無虛席,不到幾年的工夫,辛氏果然富貴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