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詩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寫道: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這裏的『新桃』和『舊符』其實就相當於現在的春聯。而春聯是中華楹聯的一種。
楹聯又稱『對聯』、『聯語』、『對子』、『楹貼』等。它是我國漢語言文學所獨具的一種文學藝術形式,迄今已有千餘年的曆史,並以其別致的形式和廣泛的用途成為中國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據載,五代後蜀主孟昶於公元964年除夕題在臥室門上的『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是我國最早的楹聯。曆代以來,人們從未間斷對楹聯藝術的探求。從開始隻限於春聯的嚐試,到後來的各種諧趣諷刺聯、勵誌題贈聯等的創新,充分說明楹聯有著極為強大的生命力和獨特的實用性。
本書以楹聯的知識性、趣味性、實用性三方麵為著眼點精心編排。第一部分為『話說楹聯』,主要對楹聯的起源、發展、創作的基本方法等方麵進行了詳盡的介紹;第二、三、四部分的『中華經典智趣名聯』、『內涵豐富的節慶聯』、『十二生肖聯』則通過對各種妙聯、趣聯來龍去脈的介紹和楹聯背後故事的穿插,把這些廣為傳誦的對聯分門別類地展示給讀者,方便查找和欣賞研習;第五部分的『最實用的楹聯』,遴選生活中方方麵麵所需要的各種聯語,分類細致,選聯精當。
由於編寫時間緊迫和編者水平有限,本書難免出現紕漏和錯誤,懇請廣大讀者朋友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