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好久不見
——《忽而今夏》十年紀念版征集活動
十年前,我讀到一本書稿:《忽而今夏》。
收到書稿的時候,這本書不叫這個名字。在那個青春小說剛剛開始泛濫的年代,有很多同類題材的書稿到我手裏都沒有耐心看完第一章。隻有這本書,因為它的第一句話,讓我念念不忘到今天。
“我愛過的男孩,有世界上最英俊的側臉……”
如果說在讀完這本書後的十年裏,我都沒有勇氣再完整重讀這個故事,可能會被許多《忽而今夏》的粉絲嘲笑。但這依然是這些年來我向人介紹這本書時必提的一句話。
當然,還有一句,就是十年前在電腦上看初稿,差點把我看哭。
很可惜,因為當年太懵懂無知,書做得一般好,賣得卻不盡如人意,所以更多的讀者知道《致青春》,而不是《忽而今夏》。
很不甘心。至少我是如此。
這可能就是原因——十年後的某天,我跟明前說,我想給這本書出一版十年紀念版。除了我,應該沒有人更合適做這件事。
十年裏,我從一條單身狗變成了一個五歲孩子的爸爸。換過幾份工作,一輛車,跑了不到三十萬公裏,認識過一兩百個新同事,經手的新書,大概有幾百本……直到去年,又創業做新公司,新公司有一個好聽的品牌,叫「未讀」(微信公眾號unreadsky)。除了七七八八在嚐試的新業務,我依舊還在做書。
十年裏,明前又出了好幾部新書,聯係方式從MSN換成□□,再到微博、微信。其實也隻是保留了一個可以聯係到的方式,並沒有太多的交流。朋友圈裏看到她去世界各地潛水看鯊魚,也會忍不住點個讚。她看到我曬兒子,也會回個讚。
直到有一天,「未讀」有一本跟潛水有關的英文書想請明前翻譯,這才發現,這十年她幾乎沒有什麼變化。還在繼續旅行、潛水,還在寫小說,做以前的那份工作。過年時回到家鄉,休假就飛往各個熱帶海島,活得像一隻候鳥,自由隨性……
十年,對於一本書而言,意味著經曆了兩次版權到期。這也是為什麼有讀者說買不到《忽而今夏》的原因……
十年,章遠,何洛,在不同的時空地域,這兩個名字被無數讀者提起。
每當有一部暢銷青春小說改編成電影上映,都會有人感慨:這些年讀過的青春故事,最好的依然還是《忽而今夏》。那麼多被搬上大熒幕、被明星們演繹的名字,都不如章遠、何洛、蔡滿心讓人念念不忘。
十年過去,這個故事依然在流傳……
於是,我跟明前說,十年紀念版的《忽而今夏》,首先是獻給那些老讀者的。因為他們,這部作品才有如此長的生命力。
所以,為了這一次共同的紀念,我跟明前商討後,決定先做一件事情:
邀請所有讀過這本書的讀者,寫一封信給章遠,或者何洛。
寫你們對他們的問候。
寫你們認識他們後的難忘記憶。
寫給你們自己心中的那個“章遠”、“何洛”……
也許,你隻想說一句:好久不見。
也許,你去到過他們生活、相戀過的城市,拍下過那裏的風景。
也許,你與自己當年的那個“章遠”“何洛”已經遠隔千裏……
沒關係,無論你是手寫還是電郵,文字還是圖片,我們都會從中精選出一部分作為《忽而今夏》十年紀念版的特別組成。(具體形式暫時保密)